一年外前我報王老師的網站予你,無想著對伊的論述,佇你遮有遐呢熱烈的討論,我始料未及。以前王老師講用漳州音讀唐詩較會押韻,這馬閣講漳州音上接近東漢古音,毋知先生的看法如何?
另外,王老師講「巾、斤」廈門音kun1,泉州音kirn1是腔口,毋是文讀音、白話音的差別,請問這敢是正確的講法?
料理人:
是啊,多謝汝拍報這個好所在。實在講兮,有這款程度的網站,台灣誠少;而且用影像來解說台灣語文,講伊第二兮,我想無人敢唱頭名。不而過講我tsia5有熱烈的討論,這著略仔較肨風;汝會使小查 *一下,較有咧提起 *兮,大概著是汝佮mysky,兩個仔噴噴 *啊。所以講,看代誌未使看表象,呵呵。
關於汝的問題,我盡量就我所了解的部分提供與汝參考。但是我先做聲明,我毋是咧批評(雖然我認為所有的論述計會使批評、亦計愛接受批評),嘛毋是講王華南先生的研究是無意義、無采工、頭殼歹去(王 *先語);我是盡版主的本分,回覆網友的留言,摕出個人的看法。當然,咸過去kang5款,欲補正、辯難,歡迎;我對家己寫的負責,阿減采嘛寫了有毋著、失覺察、無妥當的所在,冀望賜教。
一種新的理論或者新的發見,欲與人接受、肯定,應該毋乾若是「說理」,「證據」嘛誠要緊。講某種方音較倚某一朝代的古音,亦共款;用「互相尊重」一句話並未解決別人的疑慮。「證據」是必須愛精密考察大量的資料,未使湊拄坎(kham2)看著一兩項仔,著做論斷;嘛愛有歷史、地理觀點的素養,毋通揢漢、晉、六朝、隋唐甚至宋代的語音濫濫做夥,因為現仔時通行的語音,有伊無sang5的層次,阿古早詩文的作者敢計用當時的標準語?哪會使混為一談。
1. 箸頂回汝問「唐詩用漳州音來唸較會押韻」的時,我著講 *過,這無一定啦。
今仔汝問「漳州音上接近東漢古音」,我的回答嘛共款是「無一定啦」,所有的讀書音計是照字書的音切推 *出來兮,都mai3講漳、泉、廈,汝用客話、台灣國語甚至域外漢字譯音(比論日本的漢音),嘛有可能會押韻。(「非關研究---唐詩韻」)
我不學無術,無啥高深的理論來反駁王 *先的講法,乾若會曉怙抄兮。簡單摕幾個仔例,用各種音腔來讀bai7 *咧,準做心適代,罔度時間:
1-1. 中古漢語「登、蒸」
a. 身衡陷而下沈兮,不可獲而復登(中古漢語登韻,漳ing、泉ing,下同)。不顧身之卑賤兮,惜皇輿之不興(蒸,in、ing)。(西漢‧劉向《楚辭‧九歎‧離世》)
b. 帝勤時登(登,ing、ing),爰考休徵(蒸,in、ing)。(東漢‧班孟堅《靈台詩》)
c. 厥塗靡從。天瑞之徵(蒸,in,ing)。茲亦於舜,虞氏以興(蒸,in、ing)(西漢‧司馬相如《封禪文》)
減采有人講「興」漳腔嘛讀hin,箸「讀《台語常用詞正音》4 - 徵收」有講 *過嘍,這參古早的韻文未合,我佫抄一段東漢時的作品做補證:
d. 神明崛其特起,井幹疊而百增(登,ing、ing)。跱遊極於浮柱,結重欒以相承(蒸,in、ing)。累層構而遂隮,望北辰而高興(蒸,in、ing)。消雰埃於中宸,集重陽之清澂(蒸,in、ing)。瞰宛虹之長鬐,察雲師之所憑(蒸,in、ing)。上飛闥而仰眺,正睹瑤光與玉繩(蒸,in、ing)。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慫兢(蒸,ing、ing)。非都盧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蒸,ing、ing)。(東漢‧張平子《西京賦》。案,「澂」有的版本做「徵」,這兩字音切的下字攏是「陵」;「憑」有的版本做「馮」,共音。)
按tsia5咱看會 *出來,漳音文讀-in兮大概是蒸韻,比如「興、徵、承、憑、繩」,當然,「蒸」嘛讀tsin1;毋koh8平平是蒸韻的「兢、升、陵」(案,「升」話音tsin1) 等,煞亦讀-ing。無欲講啥地方的音較「正」、較「古」、較「接近東漢古音」,現不打這部分漳音參兩漢音根本著khioh4未倚,彼個時代人自本著「登、蒸」無別嘛。
1-2 中古漢語「陽(養)、唐」
a. 張日月,列星辰,序四時,調陰陽(陽,ang、ong),布氣治性,次置五行,春生夏長(陽,ang、ong),秋收冬藏(唐,ong、ong)。陽生雷電,陰生霜雪,養育群生,一茂一亡(陽,ong、ong),潤之以風雨,曝之以日光(唐,ong、ong),溫之以節氣,降之以殞霜(陽,ong、ong),位之以眾星,制之以斗衡,苞之以六合,羅之以紀綱(唐,ong、ong),改之以災變,告知以禎祥(陽,ang、ong),動之以生殺,悟之以文章(陽,ang、ong)。(西漢‧陸賈《新語‧道基》。案,內底亦有他韻參「陽、唐」兩韻互叶,不在例證之列,省)
b. 既懲懼於登望(陽,ong、ong,案,實際上這字亦有讀-ang,參頂頭「綱」共款,讀-ang,如,「三綱五常」唸sam33 kang44 ngooN44 siang24),降周流以徬徨(陽,ong、ong)。步甬道以縈紆,又杳窱而不見陽(陽,ang、ong)。排飛闥而上出,若遊目於天表,似無依而洋洋(陽,ang、ong)。前唐中而後太液,覽滄海之湯湯(唐,ong、ong)。揚波濤於碣石,激神嶽之嶈嶈(陽,ang、ong)。濫瀛洲與方壺,蓬萊起乎中央(陽,ang、ong)。(東漢‧班孟堅《西都賦》)
c. 伊玄蟲之微陋,亦攝生於天壤(養,ang、ong)。當三秋之盛暑,陵高木之流響(養,ang、ong)。融風被而來遊,商焱厲而化往(養,ong、ong)。(東漢‧班昭《蟬賦》)
d. 夫樂而不荒(唐,ong、ong),憂而不困,先王所以平和府藏(唐,ong、ong),頤養精神,致之無疆(陽,ang、ong)……曳長庚之飛髯,載日月之太常(陽,ang、ong),棲招搖與玄弋,注枉矢於天狼(唐,ong、ong)。羽毛紛其髟鼬,揚金㚇而扡玉瓖(陽,ang、ong)。屯田車於平原,播同徒於高岡(唐,ong、ong),旃旝摻其如林,錯五色以摛光(唐,ong、ong)。清氛埃,埽野場(陽,ang、ong),誓六師,搜雋良(陽,ang、ong)……改乘回轅,泝恢方(唐,ong、ong),撫馮夷,策句芒(唐,ong、ong),超荒忽,出重陽(陽,ang、ong),厲雲漢,橫天潢(唐,ong、ong)。導鬼區,徑神場(陽,ang、ong),詔靈保,召方相(陽,ang、ong),驅厲疫,走蜮祥(陽,ang、ong)。捎罔兩,拂游光(唐,ong、ong),枷天狗,緤墳羊(陽,ang、ong)。(東漢‧馬融《廣成頌》)
中古漢語「陽、唐」同韻,從(tsing5)秦代進前著有:
維此惠君,民人所瞻。秉心宣猶,考慎其相。維彼不順,自獨俾臧。自有肺腸,俾民卒狂。(《詩經‧大雅》)
若東漢的語料,一部(pho7)《昭明文選》著會使抄咧幾那百個。一直kau3唐朝,都猶保留這款現象(參閱:「非關研究---唐詩韻」),部分「陽」韻咸「江」合流,在我的了解是宋朝才有兮。「陽、唐」東漢古音是毋是讀-ong,我毋知;但真清楚 *兮,毋是像現仔時的偏漳音有兩款讀法。偏泉腔(古早偏廈腔歸入偏泉腔)拄有符合這個條件,論真欲講嘛不過是古早「陽、唐」同韻的輔證若爾;毋kuh8,隈(ui3)tsia5嘛看會出講(讀變調)漳州音的確著有影是「接近東漢古音」?無啦。因為,言天者必有徵於人,言古者必有驗於今(案,「人、今」互叶,「人」是「真」韻讀-in,「今」是-m尾,有未少類似的古例,絕對毋是王 *先主張兮,講「真、震」韻不同源,震韻才有-m。將來我另文回覆清華先2011年12月2日上午10:25 留言的時,會講與較詳細 *咧),這個「今」的「驗」未使是片面、局部兮。比如講,「姑、高」不分、「兔、套」無別是老偏泉腔的特色(參閱:「留言回覆 Nov. 2011■老泉音的特色」),箸張平子的《東京賦》嘛看會著:
其遇民也,若薙氏之芟草,既蘊崇之,又行火焉。
高祖膺籙受圖,順天行誅,杖朱旗而建大號。所推必亡,所存必固。掃項軍於垓下,紲子嬰於軹塗。因秦宮室,據其府庫。
這嘛乾若會使講中古漢語「豪皓號」有參「戈果過」、「模姥暮」箸東漢有互叶的記載、有對應關係,我毋敢確定張衡是讀-oo,因為這毋是全面性的資料,可能是特例。毋koh8汝若用漳音讀或者廈門音讀,著完全無押韻。
就這寡現象來看,嘛未使講漳州音較「接近東漢古音」。
1-3. 中古漢語「真、文」等
「伸」是真韻,「春」是諄韻,箸tsia5無欲講這兩字會使讀kang5音 *未?目的是欲摕兩漢韻文的例,來檢驗「漳州音上接近東漢古音」這句話。
a. 法家嚴而少恩(痕,in、un);然其正君臣(真,in、in),上下之分(文,un,un),不可改矣。(西漢‧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b. 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文,un,un)。時悠悠而蕩蕩,將遂屈而不伸(真,in、in)。(西漢‧司馬遷《悲士不遇賦》)
c. 卒不能攄首尾奮翼鱗(真,in、in),振撥汙作,跨騰風雲(文,in、un),使見之者影駭,聞之者響震(真,in、in)。徒樂枕經籍書,紆體衡門(魂,un,un),上無所蒂,下無所根(痕,in、un)……炎之如日,威之如神(真,in、in),涵之如海,養之如春(諄,un,un)。(東漢‧班孟堅《答賓戲》)
d. 我所思兮在雁門(魂,un,un),欲往從之雪紛紛(文,un,un),側身北望涕沾巾(真,in、un)。(東漢‧張平子《四愁詩》)
頂頭的韻字,用現仔時的偏漳、偏泉(廈)腔來讀,哪有法度去分辨啥人較「接近東漢古音」?
2. 王老師講:
「巾、斤」廈門音kun1,泉州音kirn1(案,其實王 *先是標kern1)是腔口,毋是文讀音、白話音的差別。
我的看法,王 *先毋是咧講「文讀音、白話音」定義的問題,因為伊認為漳州音「正港的本調/本韻」才是「文讀音」,其他兮計攏是「地方的這個腔口」。
我簡單摕幾項仔代誌咸汝罔參考:
2-1. 一般講漳州音的《增註彙集雅俗通十五音》頂頭,印紅字兮是代表文音,印烏字的是話音;約萬五字的中間,話音佔20%(許極燉《台語文字化的方向》自立,1994:93)。這比王育德先生敿周長楫教授調查的パーセンテージ計攏下(ke7)誠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謝秀嵐「文、白」相混。比論,「算」,箸「貫韻時音」讀suan3;箸「卷韻時音」讀suiN3,兩字攏標紅字,事實上後者是話音。佫比論,頂文1-3.c.「振撥汙作,跨騰風雲」的雲 *字,《彙集雅俗通十五音》箸「巾韻英音」讀in5、「群韻喜音」讀hun5,兩音計標紅字;事實上,前者是文音,後者是話音。泉州音文音是un5,話音敿漳州的話音共款,亦是hun5。敢會使講泉州音的hun5是話音,阿un5是地方的腔口?
2-2. 王 *先講真韻是-in,所以「伸」無人讀做「孫」,拍算有影;毋koh8有人讀做「春」,汝(案,指料理人,下放此)會使講這是謝秀嵐、甘為霖、小川尚義、林金鈔、周長楫、林寶卿……是借字,抑是用了[貝廉]*去。
佫看「痕」,王 *先講讀hin5,謝秀嵐讀hun5,佮「魂」共音;hin5伊乾若收一字「眩」,汝嘛會使講《彙集雅俗通十五音》毋著。「手痕、傷痕、畫痕」敢pat4聽過人講「手hin5、傷hin5、畫hin5」?汝嘛會使講he1是逐個讀毋著。
「痕很恨」韻開一字「痕、根、恩、懇、墾、很、狠、恨」老泉音是-ɯn(-irn),新泉音是-un。我知影王 *先「痕、根、恩、恨」讀-in,照講「懇、墾、很、狠」漳州音「正港的本調/本韻」應該亦愛共款呼做-in;但是我聽 *過兮、看會著有漳音的資料,比論《彙集雅俗通十五音》、《閩南方言大詞典》都無這種讀法。汝嘛會使講:(1)鄙人在下我孤陋寡聞,冊讀傷少;(2)謝秀嵐、周長楫先生in1的書,編寫了有問題;(3)今仔的音計攏毋著,抑抑是(iah44 a11 si11)-in是漳州音「正港的本調/本韻」,-un是漳州的「地方腔口」。
2-3. 拄掀許極燉先生的冊(許,1994:86),內面有「人有二手,一手五指,兩手十指,指有節,能屈能伸」這段,sin7 sua3捎兩字仔來做話。
「兩」文音偏泉讀liong2(誓不兩立),話音是lng7、liuN2(兩斤卅二兩);偏漳文音讀liang2,話音本來是nooN7(案,目前受偏泉音的影響亦講lng7)、niooN2。
「十」偏泉、漳計共款,文音讀sip8,話音講tsap8。
「節」偏泉文音是tsiet4(節目),話音是tsueh4(五月節)、tsat4(骨節);偏漳文音是tsiet4,話音是tseh4(五日節)、tsat4。
咱敢會使講liang2是「正港的本調/本韻」,liong2是地方腔口,阿lng7、nooN7佮liuN2、niooN2 *咧?sip4是「正港的本調/本韻」,因為偏漳兮話音是tsap8,所以偏泉的tsap8才算話音,毋是地方腔口?共款的ロジカル,「節」偏泉文讀咸偏漳相sang5讀tsiet4,所以是「正港的本調/本韻」,因為偏漳兮話音嘛有講tsat4,所以著是話音,阿tsueh4佮tseh4著變地方腔口?
3. 王 *先這寡講法我保留,但亦無才調下結論,因為王 *先應該有伊合理的立論基礎參證據,期待看bai7 *咧,免急。
另外,關於頭一點「漳州音上接近東漢古音」,除了王 *先以外,可能猶有其他的先進做共款的主張(案,王 *先規句完整的講法是「所以是按怎有人講漳州音上接近東漢古音」),這我嘛毋知,有影未輸古井水蛙。諸位網友準若有這方面的資料,拜託毋通藏私,小報我開一下仔眼界 *咧,感恩。
2 則留言:
這麼看來王華南這兩個說法是不被赫先生所認同的,但為何談論題其他的人就不客氣,遇到王先生就顯得和和氣氣的。我沒有不禮貌,只是覺得赫先生可以跟對巫義淵周長楫諸人一樣,認為不對的就直說。其實你們兩位都有實力,該批就批,莫非怕踢到鐵板?別生氣,我們確有這種想法。我們不懂王把蚓讀kin2,你明明寫過這是錯的,但就是不提,這代表你很忠厚嗎?不像你的作風呀。
兩個問題要請教,第一,王說日語金銀khin gin,gin跟我們一樣,他的我們是漳州音,那麼kim為何日語是khin呢。第二,赫先生覺得王氏是「不諳音聲」還是「囿於方音」(http://hik-u-tw.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4.html)?
「反向思考」拜讀了,有意思,值得鑽研跟熱心台灣語文的朋友思考,謝榭。
你所謂的保留,其實就是不同意或反對人家的主張嘛,哈哈。
4-2. 日語「銀」講GIN是漢音.....這段寫的真好。從前你就獨樹一幟,不贊成台語優勢音是漳音占優勢這個「台灣共識」,問你原因,你總用沒數據來敷衍。偶也知道確實沒有詳細的數據,不過你一定有甚麼看法,就像台語“具體”可能還有說kī-thé,但“器具”,“區長”好像沒人說khì-kī ,khi- tióN,幾乎都泉化為khì-kū,khu-tiúN了。要不要趁這個機會,說些來聽聽,不錯玩的樣子。
又,以前聚餐時你說過日語漢譯,m是用日語mu,n用日語nu,剛剛還打手機跟阿華確認過,偶們都還記得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