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蛣蛚 (續)

    Y (彰化二林人) 提供一寡補正的資料,是關於一年前彼篇號做蛣蛚的發文,分享如次:

1. 蟬,箸台灣有幾那種講法 ……「青吱仔」按怎號兮,我毋知.

Y君講愛寫做「蜻螇仔」,唸做「tshiN1 ki1 a2」。

案,「蜻、青」箸《廣韻》攏有「倉經」的音切,共音;中古漢語「清」紐「青」韻,鹿港音讀「tshiN1」有合常例。事實上,「蜻」嘛是一種「蟬仔」,《方言》頂頭有記載;原文是:「蟬有文者謂之蜻蜻」。

螇,《說文》:「螇鹿,蛁蟟也。从虫奚聲」,《爾雅‧釋蟲》「蜓蚞,螇螰」。 郭璞注:「即蝭蟧也,一名蟪蛄,齊人呼螇螰。」惲敬《釋蟪蛄》:「蝭蟧木居,似馬蜩而差小,黑黃色,其鳴自呼曰蝭蟧,夏蟬也,非蟪蛄也」,黃侃《論學雜著蘄春語》:「今北方謂青色小蟬六七月間鳴者,曰蝭蟧,音低了」,「螇螰 / 蝭蟧」著是「夏蟬 / 青色小蟬六七月間鳴者」。《鹽鐵論‧散不足》:「諸生獨不見季夏之螇乎?音聲入耳,秋至而聲無。」王利器注:

《方言‧十一》:「蛥蚗,齊謂之螇螰,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釋文》:「司馬彪云:『惠蛄,寒蟬也,一名蝭蟧,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崔云:『蛁蟧也,或曰山蟬,秋鳴不及春,春鳴不及秋。』」司馬彪、崔譔所說,與此言「秋至而無聲」正合。《莊子》云「蟪蛄」,此云「螇」者,當時招舉之賢良,文學多「齊、魯儒生」,遂存其方言,所謂「楚人處言,齊人齊言」也。《抱朴子‧刺驕》:「爲春蜩夏蠅之聒耳。」「蠅」蓋「螇」之誤。

「螇」就是「蟬仔」未毋著,若是音的部分,這字《廣韻》的「苦奚切」亦好,「胡雞切」也罷,中古漢語「溪、匣」二紐鹿港音攏會使發「k-」,比論「券 ()、寒 ()」。中古「齊 (薺霽)」韻鹿港音嘛有唸「-i」的字,像「啼 (啼叫)、螕 (牛螕)、弟 (ti6,兄弟)、米 (糴米)、謎 (bi7,謎猜)、離 (li7,未了離)」。但「青ki1仔」的「ki1」是陰平調,所以應該用「苦奚切」較合理。

綜觀上述,「螇」是本字,未重𧸖,阿教育部網路辭典「三峽偏泉腔」的「吱蟬 (ki1 sien5)」,嘛是寫「螇蟬」較通 (thong1)

另外,「蛣蛚」的「蛣」寫「蚗」、「蛚」寫「蚸」都可以。

2. 這著像「竹篾」,怹傳統唸「竹bih4

Y君講伊讀「竹bih8 a2

案,「竹篾」新竹人是講「竹bih8」,標「竹bih4」是我失誤。

3. 「箍桶篾」少年輩 *兮差不多著攏講做「箍桶bi1

Y君拍算有誤解,抑是我表達了無清楚;伊叫是我咧講「箍桶篾」意思是「少年輩」。

案,「箍桶篾」新竹人講「khoo33 thang24 bih40 / bi44」,台北市區一般講「khoo33 thang44 bi44」,今仔講「khoo33 thang24 bih40*兮介少。

「箍桶篾」著是用來咧箍柴桶的竹篾,《台日大辭典》「箍桶にする割竹」,共款。我的了解,一般人大部分是摕來搦竹籬、拍囡仔。市面上咧賣兮,是將一把 (pe2) 的竹篾 (大約六至十支、每支十外尺長) 略仔tsun7 / tsuan7 *一下,抝做一個圓箍仔,直徑約三尺。

阮的例:過年圍爐,桌骹囥一khun5箍桶篾,箍桶篾頂頭框一塊 (te3) 差不多一寸闊的紅紙條仔,貼著 (tiau5) *咧。箍桶篾中央khua3一個燃 (hiaN2) 火炭的烘爐,火微微 (bai1) 仔;一pak4碗、一pak4箸,碗、箸共款愛貼紅紙條;新銀票分做三抑五緟 (thong7),攏搋 (thi2) 做扇形 (親像搋十胡牌仔共款),舒 (tshu1) 箸箍桶篾的內沿,銀票頂懸會囥一排銀角仔。飯飵煞,烘爐摕 *起來,烘燒、烰甜 (tiN1) 粿、烰鰇魚、煎 (tsuaN1) 甜茶,甜茶是下 (he7) 紅棗、冬瓜糖 (細長條狀)、李鹹 (蜜餞)、菝仔乾等等,滾煞參糖,燒燒仔啉,欲啉進前,普通會先𥻦 (suah4) 一屑仔百草粉。百草粉誠好用,芳、俗、純植物,參甜茶、鹹茶、米奶 (bi2 lin1,台灣國語講「米漿」),做料理,漢藥店著有。銀票著用來包紅包,銀角均分家人,大大細細攏有,捎一塊碗公,賞 (sng2) 十八骰仔。初五過開,碗箸、箍桶篾著收khiai9,箍桶篾留咧縛花燈做燈骨,準備上元暝通迎 (giaN5)

4.「烏釘蠓」怹講「烏sir1蠓」,亦講「烏sir1蠛」

Y君講「烏sir1蠓」寫做「烏蜤 () 蠓」,亦講「烏蜤 () 蠛」、「烏蜚 (oo1 bui1,台灣蠓蛺)」。

案,這句「烏蝑蜚 (oo1 sir1 bui1)」我有影去與未記 *得,以前去清華先怹竹筍園的時,おじさん著交代講愛紮腦油,hia5烏蝑蜚誠厚。我乾若知影台灣國語號做「小黑蚊」,Y君確實真深入,「台灣蠓蛺」也叫做「台灣蛺蠓」,上網查著有。

關於「蜚」的讀音,我未曉。昨方專程去拜訪清華先,講了著抑毋著,我嘛無確定,罔記。清華先講「蜚」《說文》做「𧕿」,从蟲非聲,這字古早通「飛」,《史記》內面用誠濟,像「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楚世家第十)」、「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是謂鳳皇于蜚,和鳴鏘鏘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所以「蜚」咱會使唸「bui1 (若照《廣韻》」扶沸切,是讀「hui2」,古音重唇唸「p-),《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同「飛」,《廈門音新字典》亦唸「hui1」,意思是「鳥飛 *去」;古音應該是「pui1」,但是這字毋是「明」母,讀「b-」著違反常例,這可能是特例,像「別 (pat4)、腹 (pak4)」攏毋是「明」母的字,咱tsia5嘛有的所在發「b-」的音。ia2有「蜚」是「微」韻三等字,讀「-ui」亦會使讀「-i」,比論「氣口 (khui3)、氣味 (khi3),風微微(bi1 bi1)、微目 (bui1 bak8)」。因此「烏蝑bi1」可能毋是「烏蝑蠛 (bih8)」喉塞韻的失落,減采自本著是「烏蝑蜚」。

5. 「薛」一般讀「sih4」,新竹人有人講「suh4」,嘛有人講「sirh4

Y君講「是正確白讀音」。

案,新竹偏同腔有「-u / -ir」的對應字,像「煮、鼠、薯」。新竹唸「-irh」的字無幾個,在我所知,除了「薛」,佫有一個「tshirh4」,著是「向頭前躃 (phih4)、趨 (tshu1)、跋 (puah8) 抑是栽 *落去」的意思,「頭tshirh4 tshirh4」著是「頭犁犁 (lue5 / le5)」、「無細膩煞tshirh4落去溝仔底」,心適的是這字嘛有人講「tshuh4tshih4」佮「薛」共款。

今仔的同安、廈門音「薛」讀「sih4」,「頭tshih4 tshih4」怹有人寫做「頭㒤㒤」;泉州音講「tshirh4」,周長楫教授怹寫做「䟙」,較合理。䟙,《集韻》:「千結切,䟙跌」,「清」紐「屑」韻,中古漢語「屑」韻有唸「-ih」,像「鐵、缺」,泉州音「缺」有唸「-irh」,「一缺 (khirh4)」是「一割 (一成)」的意思,爭差毋知是訓讀抑毋是。「䟙」,台語一般講「tshih4」、綴《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寫做【氐頁】,「㒤、【氐頁】」攏是訓讀字。「䟙」除了箸新竹,我毋pat4聽人講做「tshuh4」,阿「屑」韻新竹無唸「-uh」的字例,用「䟙」*字減采有較免強。「薛」中古漢語「薛」韻,上古音「月」部,薛韻、月部攏無對應「-ih / -irh / -uh」的字。Y君神龍不見尾,「かみかくし (神隱)」多年,頂月日有mial與我,伊若無主動聯絡,我問未著。有較好的解說,我才佫再補充。

6. 蟬蠳 ……
音讀 tshân-enn / tshân-inn
釋義 蜻蜓。昆蟲名 …… (今案,據說教育部網路辭典)

Y君講應該寫做「蜻蛵」。

案,「蜻」是「蜻蜓」,未毋著,《廣韻》「倉經」切,「清」紐「青」韻,台語會使唸「tshan」,準若用古音不分陰陽調,是解釋會通兮。不而過有部分專家認為這是一種缺陷,比論咱講「這個嬰仔誠sik4、在欉的檨仔ia2sik4」,這個「sik4」未使用「熟」,因為「熟」箸《廣韻》、《集韻》分別是「殊六、神六」切,分屬「禪、船」二母,計為全濁;照對應規律,「熟」是唸「sik8」,未使唸「sik4」。但個人有一個疑問,持這種主張的學者敢認為現代閩南語系的口音,攏無平分陰陽進前的遺留?

《爾雅‧釋蟲》:「虰蛵、負勞」郭璞注:「或曰即蜻蛉也。」《說文》:「蛵,丁蛵,負勞也」段注《說文》:「丁蛵 …… 按許意非蜻蛉也。許下文蛉下云:『蜻蛉也,一名桑根。』不與此爲伍。則許意不謂蜻蛉可知。」不而過,一般的看法,「丁蛵、桑根」攏是「蜻蛉」。

像講郝懿行《爾雅義疏》:

虰蛵負勞:《方言》云:「蜻蛉謂之蝍蛉。」郭注:「…… 江東名爲狐黎,淮南人呼𧉅。」《廣雅》云:「蜻蛉、蝍蛉,倉螘也。」倉螘、桑根、蝍蛉、蜻蛉,俱聲相轉;𧉅、倉螘、蜻蛉、虰蛵又聲相近也 …… 《淮南‧說林篇》「水蠆爲蟌」高注:「蟌,青蛉也。」…… 《本草》陶注:「蜻蛉一名諸乘。」…… 順天人呼老琉璃亦曰馬郎,馬古毒如姥,姥、負音近,郎、姥聲轉,然則馬郎即負勞之遺語乎。

像講明代《三才圖會‧卷之鳥獸六》:青蛉:《方言》曰「青蛉」,淮南呼「𧉅」,一名「 ()」,一名「桑根」。

像講日本江戶時代中期 (十七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中葉),寺島良安《和漢三才図会‧卵生類》亦講「蜻蛉 (ヤンマ)」是總稱,又名「蜻虰、蜻蝏、虰蛵、負勞、䗓、諸乘、紗羊、蜻蜓」,日本名號做「加介呂布 (かげろう)」。「蝏」是「蜓」的異文,若「紗羊」我看著的是講:「蟲名。蜻蛉之别名」,出處我毋知。

安呢看khiai9,段玉裁的注應該有討論的空間,認同郭璞注的人較濟,阿嘛有根據。「蛵」《廣韻》「呼刑」切,曉青平開四,「曉」母咱會使發「k-」,像「許、吸」;清母,陰聲調。中古漢語「青」韻開四字像「青、經」咱唸「-iN / -eN」。蛵 *字不但音義攏合,而且「「虰蛵」的「虰」減采亦會使讀「tshan5」。照字書,虰,「宅耕、除耕」切,中古漢語「澄」紐,咱「沖、持、茶」發「tsh-」,「澄」是濁母,唸陽聲調。韻的部分,上古「耕」部咱有「瓶、亭、猩」唸「-an」。

48 則留言:

philip yen 提到...

赫--先:

1、甜茶是下 (he7) 紅棗、冬瓜糖….

2、下,胡雅切,匣馬上開二….「下」是上聲

請問,台語下--字有佗幾種讀法?多謝

台灣赫宇 提到...

philip:

個人的了解,這字台語上少有六款唸法。

進前寫「麻餈 (案,亦是咧探討張光宇先生箸《台灣閩南語詞典》序文內底所論述,阮有無同的看法之一)」的時,阮著略仔有注意過這個問題,佫 *幾工仔我摕出來改改 *咧。因為這篇文章有用表列的形式做說明,我毋知欲按怎創才會當 (tang3) 箸blog顯示 *出來,準若想無變通的辦法通 (thang1) PO文,我會mail與汝。

新鮮料理人 提到...

赫--先:



原來「競」台語的讀法有這濟學問,勞力。



先生講「下」上少有6種念法,我去看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干焦有e7、ha7、he7、e1這4種。請教,其他兩種安怎讀?並請舉用途的例。



多謝。

台灣赫宇 提到...

料理人:

教育部網路辭典「下」讀「e1」是「下方 / 昏 (e1 hng1)、下方 / 昏暗 (e1 am3)」連讀合音的借字,毋是咱「下」*字正常的讀音。比論講,「下方 / 昏、下方 / 昏暗」,連讀合音嘛有人講做「ing1 hng1、ing1 am3」,阿嘛有人講「eN1 huiN1、eN1 am3」,咱未使講「下」嘛讀做「ing1」抑「eN1」。這著佮「金罵無ㄤ」,台語「金、罵」毋是讀「tsim1、baN2」共款。

所以論真講教育部網路辭典「下」乾若有三種唸法,「ha7」是文讀,「e7、he7」是白話音。

個人理解的範圍,除了頂頭「ha7、e7、he7」三款唸法,其他兮ia2有兩個是聲母發舌根音「k-」。(1)「ke7」,例,懸下 (kuaN5 ke7)、下路師、民調降下。(2)「khe7」,這是偏泉、同的特殊音,參偏漳、廈唸「he7」共款,著是「囥」的意思,例,「下鹽、下與在、物件烏白下會揣無」,這兩音我過去的發文攏pat4用 *著。最後一個亦是老偏泉腔的特殊口音,做動作的量詞,唸「e3」,例,等一下 (tan24 tsit11 e11),這是一位台西阿婆仔的口音,怹開漢藥店,阿頭前兼賣素食,八十外的款。伊「苦瓜、藥粉」講「khoo24 kue33、ioh11 hun44」。

另外,「ha7、he7、ke7、khe7」箸老偏泉區是唸第六聲陽上,有的所在調值咸無陽地區的陽去真倚,分未啥會出 *來,比論鹿港、台西;有的所在是中降調,少數會參低降調混讀,比論高雄的大林蒲、紅毛港。當然,我講的是怹較早的口音,今仔加減攏有去濫著新偏泉腔,抑是偏新泉、漳腔。

Unknown 提到...

1,請問《方言》季刊哪裡有?

2,上月27我去聽了心心樂坊,一共出現兩個「投」,王心心先生都唱沒送氣。

3,「露水」新竹有人說lòo-tsuí嗎?好奇怪的說。

4,有人說現在都在用的國語羅馬拼音比以前用的較為科學,也較為簡單。好像新竹以前用Hsinchu,現在換成Xinzhu,少了一個字母。但是也有人反對,請問這是為什麼?

5,好幾個月沒讀到你的新文章了。

vikontony 提到...

有個問題想請教版主和諸位先進.

王育德前輩曾經提到台語的規則變調和聲調群結構(語句由聲調群組成). 近代台灣塾師吟讀唐詩仍然有變調. 現在的粵語,客語和吳語雖有變調卻沒有聲調群結構,不知古漢語有無規則變調或聲調群?

台灣赫宇 提到...

Sandy:

1. 我毋pat4去借 *過,無清楚。

2. 多謝汝提供。

3. 新竹人「露水」有講「loo3 tsui2」,毋佫這是新住民 (外位搬來的人) 的口音,在地人是講「loo7 tsui2」,這問恁俺公著知阿 *嘛。

另外,講「loo3 tsui2」的所在,比如雙連,「紅露酒」講「ang33 loo42 tsiu42」,但是「紅露、紅露兮」卻講「ang11 loo33、ang11 loo33 e33」。

4.「有人反對」,安呢想傷含糊,因為各人有無sang5的看法,理由百百種,ah8知汝咧講siang5 (啥人),我無才調回答。

我看無「較為科學」是咧指啥,但是未要緊,因為這款拼音方式嘛毋是攏無問題。比如「祁連山」標「qilianshan」,汝敢有法度將「qilian」理解做「唭哩岸」抑是「祁連」?

5. 無閒別項,這個blog暫時照顧未著。

台灣赫宇 提到...

vikontony:

𠢕早,歡迎。

上基本 *兮,形成變調的原因徦taN1我著ia2攏捎無,當然無能力答覆汝這個問題。

另外,敢會使請教 *一下,汝講「現在的粵語,客語和吳語雖有變調卻沒有聲調群結構」毋知根據啥?準我若記了無毋著,王育德先生應該是認為各漢語方言多多少少計有聲調群,爭差有的較清楚、有的著無hiah4明顯。

vikontony 提到...

版主:

真多謝. 你講的無毋著. 關於聲調群結構,我是用較嚴的標準來判斷. 台語的聲調群結構真明顯,有規則. 伊的生成系統(production system)譬如,插入語句的最後形式一定是聲調群,這種現象會使用數學的方式來表示.英文也有聲調群,不過無法度用規則來解說. 我懷疑這就是現時漢語方言和台語(廈門話)在結構上的差別.
因為我捎無到底聲調群是漢語方言共同的現象,亦是台語特別有的構造,才會有疑問.
台語的變調真趣味,也真重要.因為有規則的變調,所以台語的聲調群才會變成真特殊的現象.

台灣赫宇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台灣赫宇 提到...

vikontony:

哪hiah4客氣啦,這我外行,無才調提供啥助益的材料。

這兩工有代誌,未赴回覆,失禮leN9。

確實,台語的變調有影心適。若tseh8,我著會使講一絲仔家己的看法,我認為對所有的物事,「理解」第一要緊,有「理解」才會使知影欲做啥、欲怎做,阿愛做 *無、有能力做 *無:

若是我,台語變調趣味的所在,並毋是因為有規律、複雜、有例外。

在我所知,有變調的漢語方言,差不多計有變調規律。

福州話、寧波話 ……,著算乾若三個本調的銀川話;怹的變調嘛誠複雜、有規律。

若講變調規律的例外,亦毋是阮一般別 (pat4) 台語、愛台語的人攏有法度深入 *兮,這愛靠專家。

之感覺趣味,上大的原因我檢討的結果,無非這是我的母語。

第一,台語是我的「日用品」、上熟的語種。第二,有注心,注心的動機毋是關懷,無hah4偉大。不過是環境使然,著像我愛飵無tsho2 that4 a2 (フィルター) 的Peace、愛啉厚酒、晏時幾點著愛睏 …… 共款,是一種生活習慣若爾。第三,tng7著毋別未曉、抑存疑的所在,會想欲去問、去查。拄好我有未少長歲壽的長輩佮一寡有共同興趣的朋友通請教、通討論,阿飵頭路的所在亦有真濟相關的資料通利用。另外,進前我有綴一位先生汰過漢文,幾位師兄箸這方面嘛介專精。

這是指我個人,毋敢講是分享,當做咧開講,罔樸讀 (phoh4 tau3),加減議量。

vikontony 提到...

赫宇師:

看你的 Blog 也有幾年囉,謝多謝是應該的.

進前我有看過幾篇不同作者的文章,有的看法我感覺真值得注意. 歸納如下
1. 台語是雙調漢語方言系統,現代中文和粵語是單調漢語方言系統.
2. 台語的變調有簡單規則可循,而且語句內底會使用真明確的方式(方法)來定義聲調群. (王育德)
3. 台語變調在語詞層次的有普遍性,在語句層次的變調會使用規則處理.

根據這三點,我才會想著漢語的其他方言是毋是有和台語類似的所在? 古漢語語句內底是毋是有變調?
我了解「有變調的漢語方言,差不多計有變調規律。」譬如吳語,可能是變調尚複雜的語言,不過一定有規律,若無,就無法度互相言談. 問題是規則若誠複雜,學語詞或者是語句著愛用記的. 對毋是母語的人,學習上較困難. beh4 用電腦處理語音也真費氣.

我提出的變調問題和台語語言的學習合認知有密切的關係. 古漢語或者是詩經若無讀變調,an2-ne 台語的變調就是一條線索.

他K 提到...

我才真正的「捎無」呢,請解釋「聲調群」到底是甚麼呀,楊秀芳教授的「臺灣閩南語語法稿」好像沒提過。
又,台語除了變調規則,例外是指甚麼?請舉例解惑。3Q買李麻吉!

台灣赫宇 提到...

vikontony:

準古漢語若無變調,台語的變調是啥貨的線索?這點我未了解,請賜教。

一半個仔朋友稱呼我「先」,是怹業師交代;雖然較僭權,我亦無伊法。所以,欲瀏覽這個blog,竭誠歡迎;肯寫留言,我佫較感激。不過咱參詳 *一下,千萬毋通叫我「師」,我ia2無夠格。

台灣赫宇 提到...

他K:

1. 「聲調群」嘛會使號做「變調域」,麻煩汝上網路去讀駱嘉鵬先生的《閩南語連讀變調域的劃分》。

2. 記憶中《台灣閩南語語法稿》是無提起聲調群。

大約仔會使安呢講,這本著作的例句拍「#」記號兮,句首徦頭一個「#」、兩個「#」的中間、最後一個「#」徦句尾,這寡攏算聲調群。

3. 例外著是無規律性:

比論咱陰去調的「凍、算 ……」本調攏是11,變調規律是11 → 42,「凍霜」tang11 sng44 → tang42 sng44、「算盤」sng11 puaN24 → sng42 puaN24。

「去」嘛是陰去調,「去佗」khi11 to42 → khi44 / khih40 to42、khi11 toh32 → khi44 / khih40 toh32 「去睏、去死、去賞 (sng2)、去hong7招、去做兵、無去刣人放火……」嘛攏共款,這計算例外。

vikontony 提到...

赫宇:

古漢語若無變調,閩南方言的變調到底是原有的,亦是受著其它外來語(百越,古吳語...)的影響就有探討的必要. 舉一個例,唐詩的平仄,應該是用本調來分別,台灣人讀唐詩,敢無變調? 若有,平仄就走精去.

已經過身的王康旼, 陳冠學兩位先生用許慎的說文解字(諧聲)稽考出無法度用反切解釋的台音正字. 王康旼在引證說文解字的時陣有講 「說文解字問世於公元100年,比廣韻足足早了900年。它的字義自然比較接近原義,尤其是字音也應比反切系統保留更多的周秦漢三代的中原音。」復講 「2000 年前的先秦時代有可能在借用商字的同時,用家己的母語來訓讀商字,所以有諧聲字。 」「在諧聲字時期,通常不拘泥聲調。」
周秦漢三代的中原音到底有變調否,看未出來. 唐代若有變調,為甚麼平仄用本調區別? 用粵語讀唐詩,平仄相符. 台灣人讀唐詩, 明知平仄不合,復用變調,我的疑問在此.

台灣赫宇 提到...

vikontony:

了解。

1. 調類這部分,自古、學界著眾說紛紜,上古音,四聲一貫 (顧炎武)、有平上入無去 (段玉裁)、無上去聲 (黃侃)、古有去聲 (周祖謨)、古無去聲 (王力) ……:徦中古,文獻上才有四聲,「平仄」是晉亡了後才有的新語詞,《詩經》、楚辭、漢賦 …… 敢有平仄的規律?哪著的確用唐詩的格律來處理變調的問題。

真濟人主張閩南方言超越《切韻》音系,汝嘛提出王康旼佮陳冠學兩位先生的看法。當然,台語毋專計是古音古調,因為有khah8著語言層次的問題,毋佫考慮咱的變調受外來語影響之餘,這個因素嘛未使忽略。

2. 調值的變化比調類較緊,包含變調規律。都baiN3講徦其他的漢語方言,乾若閩南語系的次方言著五花十色,但是調類卻是大同小異。語音變化的原因毋單是受外來語的影響,何說講影響上大的外來語應該是各朝代的標準語。

我舉兩個仔例,現代天津方言:陰平+陰平+去聲 → 陽平+上聲+去聲;邯鄲方言:陽平+陽平 → 去聲+陽平、上聲+上聲 → 陽平+上聲,讀唐詩攏無合平仄。咱會去懷疑怹是受百越抑吳語的影響 *未?

有網友講網路上有人認為台語的變調可能參南島語系有關係,個人認為講啥攏未要緊、攏愛尊重,若有充分的證據,著會使認同。

3. 上晏箸《中原音韻》的時著已經入派三聲,了後的人 (大概是屬官話區),寫詩、填詞、作曲共款嘛愛分平仄、有法度分平仄;阿嘛照唸、照唱不誤,當然未有無和諧的感覺。

4. 台語變調毋管按怎變,連讀的時,平仄並無濫鬥陣。一個例外,著是老偏泉腔陽平的變調敿仄聲的變調相混。

5. 普遍的講法,連讀變調是因為單字調 (本調) 連讀有接後壁的字詞才變調;嘛有認為連讀調才是本調,讀孤字的時因為無khaN5其他的字詞,才改變怹原來的調值,比如丁邦新先生。我毋知影佗一款講法才正確,準若會當 (tang3) 揣出這是受外來語的影響而產生兮,不啻是一個大發現。

vikontony 提到...

赫宇:

我手邊適好有一本「詩法入門」(上海雲記書莊印行). 其中卷一,詩法律式後面例句 "邊城春怨 "--
春風昨夜到榆關,故國煙花想已殘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用漢文讀本調,平仄都合. 不過真礙喙.用變調讀春風(仄平), 煙花((仄平) 平仄雖變,但是未有無和諧的感覺,有可能是咱慣勢讀變調,也感覺真自然. 當然詩法講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敢講是考慮著變調的緣故.???

關於變調,有一篇文章講地動(地震) 提起讀(本調+本調),作者講這是例外. 我認為未是. 地動應該是兩個聲調群的集合才著. 台語有真多這種連詞. 譬如 天光, 天暗, 目眶紅(bak8-khoo ang5).

台語的語詞受外來語的影響是一定的,其他語言總有同款的情形. 我感覺語言的結構較重要,因為較歹受外來的影響. 台語的變調是語詞和構詞法的根本,因為有全面性. 有變調才有王育德所講的聲調群的定義.

因為我有在想編輯台語聲調群的 corpus. 所以才想beh4了解變調和聲調群.

你提到的《中原音韻》敢是元朝江西人周德清1324年出版的韻書??

他K 提到...

駱嘉鵬先生的大作已經看完,言簡意賅,容易讀懂,讓我長了不少知識,謝謝您。

台灣赫宇 提到...

vikontony:

1. 唐代詩人有未少拗而不救、孤仄等失律的現象,有學者認為一部分是方音所致。

2. 不只一位達人認為未曉變調的台語是學了無徹、無老 (lau2),費玉清、沈玉琳、于美人甚至宋逸民這寡「國語人」講台語,咱聽khiai9未tiau2 tiau2,著是怹的變調正確。過去咱所有毋別字的阿公阿媽 (baN2),未揢「耶穌教示人」講做「耶穌ka11 (教 *未曉變調) 示人」,「聖經講」變「sing11經講」,王華南先生講這是「教羅」的缺陷。我一寡客籍的朋友tshim2學台語的時,上大的障礙著是變調參鼻化音,原因之一是普通的拼音方式計標本調。個人無介成熟的經驗,標自然 (變) 調嘛無法度攏總解決,欲完全掌握,上好的辦法是標實際音值。

3.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應該咸變調無關,因為聲調群的核心音節並無限定箸一三五抑二四六。

4. 我同意汝的看法,「地動、天光 ……」攏是兩個聲調群。

5. 編專冊寫台語聲調群,襸 (tsan2)!我揢 (ka7) 汝拍噗仔。這不但會使嘉惠後進、同好,嘛是一種重要的文獻,過去咱箸這方面攏闕如,非常期待。

6. 《中原音韻》是元朝江西人周德清所撰,1324年成書。有人講是北京音,有人講是汴洛音,有人講是豫東音 (洛陽箸豫西),曷知。

台灣赫宇 提到...

他K:

應該向駱 *先生說謝才著,我不過是別人的桌頂夾肉 (gueNh4 bah4) 飼諸姑 (ta1 ke1)。

若有興趣,佫再報汝一篇「延伸閱讀」,著是陳寶賢佮李小凡的《閩南方言連讀變調新探》,網路頂仔嘛有。讀完小通知 *一下,我想欲摕兩個仔議題敿汝討論,是關於怹文中所講的台北話,按怎?

vikontony 提到...

赫宇:

你講 "上好的辦法是標實際音值" ,我有同感. 二十外年前,在美國的台灣人第二代學教會羅馬字真艱苦. 後來用林繼雄教授的現代文就真有效果. 可惜現代文kan-na7 在語詞標實調, 整句連續依原標本調. 譬如 Goar beq zexhoefchiaf khix Taipag. 教育部台灣羅馬字和教會羅馬字語詞音節也標本調,頭殼內就愛加轉一遍.

我輸入中文較慢,三不五時用台羅,請m7-thang見怪.

十外年前我有和朋友做一項物件,是台語Text-to-speech (http://vikonlab.tripod.com/mltmenu3.htm)
你若有趣味,請用e-mail (vikontony@gmail.com) 連絡通訊處,我會寄一張CD hoo7 li2安裝(Windows XP). 字典文字,錄音,語音輸出可能有真多錯誤,若有無妥當的所在,請免客氣指正.

Haiker 提到...

V先生
我認為把Text-to-speech放在部落格做個聲音檔,弄個網路空間也不錯,讓網志們分享。初學者可以獲益,不懂或有意見的也可以找人討論,如果您不嫌煩,也可以直接請教您,這樣豈不更好?總不能有興趣的,每人都發一片吧,這樣更煩。

Haiker 提到...

漢語拼音十幾億人口已經用了幾淑年,照說應該素沒神馬不方便或矛盾之處。雖然偶也不喜歡,但看來這回你素吹毛求疵了。孤證不足據,你不素常引用王力滴「例外不十,法不破」嗎?還有,台語羅馬拼音就素可以手寫嘴裡說滴,沒有理由反對。

vikontony 提到...

Haiker 先生
真多謝你的建議. 將台語文字和錄音上網是足理想的做法. 本底我也有an-ne 想. 所以有將幾篇文章附錄音khng3 ti7 網頁. (http://vikonlab.tripod.com/taigi.htm). 最近因為視網膜破裂,眼力大不如前,所以暫時停 loh8--lai5. 希望以後 e7-tang3 繼續. 大家加減做,台語 to7 會 ju2-tse7 人用.

至於 Text-to-speech 軟體,因為是公司的資產,目前 beh4 上網較困難.

台灣赫宇 提到...

vikontony:

三年前網友dongxie著摕一篇論文報我看,講用羅馬字做閩南語系拼音調符的構思,林繼雄教授毋是頭一個,伊佫認為用羅馬字做調符,咸子音、母音濫做夥,辨別的速度一定比傳統教羅佮TLPA較慢。

台語現代文有伊的優點,但對初學的人來講,會比傳統的羅馬拼音等較困難,甚至視台語拼音為畏途,這是個人的實際的統計。

我的經驗,有學過ABC、會曉講台灣話的人,揢怹說明台語的IPA,普遍一點外鐘左右著完全掌握,傳統的教羅亦差不多時間;TLPA會較緊,因為減一個介音以外,免記調符著省一寡時間。若用ㄅㄆㄇ的標音方式,佫照黃元興先生主張的6調,半點鐘出頭著解決 (但是台語用6調是上不可取 *兮)。安呢,學的人著會使轉去家己練習,一半項仔捎了無徦hiah4清楚 *兮,用電話小問 *一下,一般著OK阿。若林繼雄教授這套標音方式,愛加用足濟時間講解佮練習。當然,統計資料毋是全面性 *兮,因為參我討論這款問題的人,攏是自發性、無姑不將兮。

用佗一種書寫方式交流,我攏未排斥,只要我看有兮著好,從來著安呢,以後亦共款。阿我若拄著毋別、blog介面顯示未 *出來、電腦字庫無兮、一時未記 *兮 (大部分是因為用國語注音輸入漢字的關係) 的用字 ……,嘛時常用拼音。

我未當 (tang3) 接受兮是箸現階段著利用公權力介入,做規範、訂標準、設制限,包括書寫方式、讀音、用字、釋義等,時機不對 (put4 tui3)、手路傷粗。我上氣人講調符未使用數字,理由我pat4發文胚胚仔講寡,其實用傳統調符上大的缺點,逐個計嘛知,只是心照不宣。

汝為母語咧拍拚,真感心,祝汝早日康復。

台灣赫宇 提到...

Haiker兄:

1. 漢語拼音方案的好䆀,我無才調評論。我咧講的是這個方案箸台灣是「橘」抑「枳」、「虎」抑「犬」。

2. 汝嘛知影我這陣無閒gah8,摕這囉阿里不搭問題敢未傷過無營養?欲that4汝的喙,無法度,我著佫提供兩個仔咱tsia5捷運怪siau5的站名譯音與汝了解,絕對毋是孤證。

南勢角 Nanshijiao,敢未使讀做「南勢基澳」等?

景安 Jingan,敢未使讀做「金柑」等?

永安 Yongan,敢未使讀做「唷嗯噶唔」?

民權西路的民權 Minquan,敢未使讀做「民取安」等?

淡水 Tamsui,漢語拼音方案無「-m」的合唇鼻音韻尾,「t-」是「ㄊ」,「tam」毋是國語。講這是台語音?「淡水」敢有人講「淡嫷」?「淡水」咱講「tam7 tsui2」,漢語拼音無「tsui、ㄗㄨㄧ」啦。怹的「sui」是「ㄙㄨㄟ」毋是「ㄕㄨㄟ」leNh4。

汝舉一反二著好,台灣的「漢語拼音方案」實在是未孝孤 *咧,會與汝講的「十幾億人」笑徦喙裂 (「喙裂」是兩個變調群oo5,哈)。

老兄,我哪有欲「破法」?想傷濟阿啦,是網友拄提起,我盡本分做答覆而已,m7 tsiah4舉一個例。欲無,上少嘛發一篇仔一兩千字的新文。

3. 啥人反對人用台語拼音?汝講與清楚,biaN3 與人誤會,我無oo5,嘿嘿嘿。毋佫汝的講法嘛毋著,照汝的邏輯,咱的學生囡仔學「ㄅㄆㄇ」著好 *啊嘛。汝拍算是册讀了傷濟,頭殼煞變パッタイ?天才!

4. 汝送我的兩張票,頭一工拄有代誌,我轉送林老先生,伊歲頭較濟,敢會當麻煩汝接送?聽講表演完佫會使憑票送DVD,與汝所費,多謝多謝。

他K 提到...

網上找不到《閩南方言連讀變調新探》,你有全文提供否?至於討論,還要看我讀懂了沒。

傳統調符上大的缺點是甚麼?甚麼事值得生氣嗎?在你「對台語音標的看法等」裡面看不出ㄟ。

台灣赫宇 提到...

他K:

1. http://wenku.baidu.com/view/20264e0da300a6c30c229f5a.html

2. 欲討論 *無,看汝的都合。

3. 上大的缺點著是無利便,簡單講:

3-1. 教育部網路辭典 (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compile1_3_9_3.jsp) 頂頭「(二) 變調」的表列「變調規則」欄的說明,若用怹主張的傳統調符,敢會較理想?

請注意,這個是「大致」上的變調規則。

3-2. 寫了較褿兮是(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8%A9%B1)的「連續變調」,阿「連續變調示意圖」若用傳統調符,敢會較高明?

3-3. 我佫再舉一個例,周長楫《閩南方言大詞典》的語詞有標本調敿變調,比論「比論」:

【比論】〈廈漳〉pi3-1 lun6〈泉〉pi3-2 lun5

原文調號標箸拼音的後壁頂懸

〈廈漳〉指「廈門音」佮「漳州音」,〈泉〉是「泉州音」

「3-1」是「陰上 → 陰平」

「6」是「陽去」

「3-2」是「陰上 → 陽平」

「5」是「去聲」,泉音去聲本調不分陰陽

準周教授若比照伊《閩南話的形成發展及在台灣的傳播》,用傳統調符來表達,敢會較方便?

4. 哈,啉了過頭,二日酔い (ふつかよい,宿醉,siok4 tsui3) 煞語無倫次,失禮失禮。

我是認為每一個人攏有主張佮選擇的自由,講家己著、家己好,無可厚非。講人毋著、毋好,人當然擋未著 (tong3 bue7 tiau5),自衛亦好,辯解亦好,反擊亦好,這嘛正常。台灣的母語工作,才外濟空間若爾?哪學未曉互相尊重啦。

台灣赫宇 提到...

vikontony:

這兩工我有上汝的blog瀏覽,水準之懸不在話下。

1. 我一向無鼓吹一定愛用本字,「本字」是專家的代誌。一部分的本字連《辭源》、《辭海》都無收,若電腦字庫著佫較免講。

對「本字」我有咧注心,但是別無濟;而且共 (kang7) 我的「用字」相同,不只仔有爭議。

「字」寫 *出來,愛與人看有,才是有效的表達方式。我主張「用字」代替「本字」著可以,目前的處理方式著是「約定俗成、從眾」,將來會按怎攏免煩惱,留與時間去解決,只要台語無死。

2. 我推測汝講的是台南偏漳腔的款,雖然「想、像」無標「-iooN」。我是偏泉腔,佫較按怎,嘛綴恁在地人未著。

著是這兩點,我無法度指出汝錯誤的所在 ── 假設若有錯誤。

汝的blog無留言的功能,希望這則回覆汝看會著。

vikontony 提到...

赫宇:

是你毋甘嫌啦. 我網站e5 網頁因為早期用html寫--e5,也無想著加留言版,而且hit4-tsam7 較無閒.be7-tang3 照顧徦真
周至,恐驚對留言e5人失禮,所以就較tshin3-tshai2. 公開e5討論,就借你e5留言版,私下用e-mail 也方便.

本字,我也贊成你e5看法.這點我有和王康旼先生討論過. 雖然伊用真多時間查尋本字,但是伊是真開明e5人. 伊也是贊成「從俗、從眾」. 出版「台音正字彙編」是伊對台灣話e5情感, 也是伊治學態度e5實現. 我有將伊e5 本字用電腦做試驗,有tsit8-kua2單音節語詞較歹處理. bo5-tik4-khak4是古早「一字多義」e5關係.

我確實是台南腔. 昨昏才和阮後生討論 "iouN" "iooN" (張,楊,養...) e5 音用 IPA beh4 an na 表示. 目前字典e5構詞,我是從眾,用"iuN."

我講e5物件是tsit8-e5 台語e5實驗平台. e7-tang3 做台語實驗. 就是「教電腦講台灣話」.譬如你頂日提起 "閩南方言連讀變調新探", 彼兩種模式我幾年前就bat4用 ti 句內變調(ti 數學上叫做兩階和三階). 不過這kan-na e7-tang3 解決部分e5問題. 親像 "麻仔大(大粒麻)e5燒餅" "麻仔大(m7-tsiann5-taiN) e5燒餅" 這款用音調區別語義, 或者是 "這間有栽花" "這間有栽花e5厝是guan2-tau." 用上下文決定頭前數量詞"這間"的調性,著愛用別物方法. 台語e5聲調群是tsit8-e5 關鍵.

等你較閒e5時,我才復和你開講.

Unknown 提到...

立:有速意,與「粒」相同,可念lia̍p。

捷:即迅速,念tsia̍p。

《留言回覆July 2012》之(B), 3.「帇、疌」有證書,無書證。台語有,閩南語嘛有。台語的辭典有 *無,我毋知;林建輝寫做「立捷」,拍算是照周長楫辭典的用字,無通。

請問何來「無通」?

謝謝

台灣赫宇 提到...

sandy:

1.「立」有速意的「速」是副詞,馬上、立即;毋是形容詞「緊」的意思。《康熙字典》的「速意」,引用《史記‧平原君列傳》:「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處囊中,其末立見」的「立見」是「隨時會當 (tang3) 看 *著」。意思無sang5,所以我講「無通」。

2.「捷」才有形容詞「速」的意思,所以台語有講「緊捷快 (kin2 tsiap8 khuai3)」。

3.《說文》:「捷」訓為「獵」,「獵捷」是同義複詞,著是「緊快」。古早人注講「相接貌」,是另外一種解說。「獵捷」咱唸「liap8 tsiap8」,參「帇疌」共音 (kang7 im1)。

4.「無通」是個人的看法,無代表一般的共識、或者要求人認同。準汝感覺用「立捷」會通、有通,我無意見抑尊重。

洋蔥 提到...

有意思, 好看。 只是最近都沒新作了

台灣赫宇 提到...

洋蔥:

汝好,歡迎。

講外好嘛無啦,總 *是安呢 (tsong2 si9 an9 liN9,著是「一般、普通、無特殊」的意思,有人講「如此如此、ham3 ham3 a9」)

這個blog的設立,自本著是我家己咧寫暢看爽 *兮,今仔有其他的平台佮干紀 (kan1 ki2),短時間內兼顧未著。不過若有人留言、質疑、辯難,我會寫回覆。

Unknown 提到...

「龐涓」小西園掌中團說「Bâng-kuan」,是泉州音嗎?家祖父說新竹音是「Pâng-kuan」。又,「潼關」念「thông-kuan」、「tông-kuan」還是都可以?他說小西園現在已經不復以前有泉州腔的特色了,他最近連續看了五六場。

謝謝

洋蔥 提到...

版主客氣了,如同你常說閩南語範圍太廣,你不懂。然網路有人說|,台語就是閩南話,在閩南溝通無礙。這是他們比你利害,遝是你對[閩南語]有徧見?

台灣赫宇 提到...

sandy:

1. 龐涓的「龐」唸「pang5」不只是新竹,照教育部網路辭典的「百家姓」,無分腔口,今仔攏講「pang5」。

「bang5」是漳州音,《彙集雅俗通十五音》有記載,看 *起來網路辭典有漏、小西園有咧變,許王大師的時代著有泉、廈濫,比論「謀士」講「boo11 sir33」,「陰謀」講「im33 bio24」。

a. 小西園「鳳雛龐統」敢毋是講「hong7 tsu5 pang5 (音同「房間」的「房」,「雛」亦有講「tshu5」) thong2」?

b. 泉州音《彙音妙悟》的「龐」收箸「江」韻「邊」音陽平調,同音字有「房、馮」,讀「pang5」。

c. 黃晉波《當代泉州音字彙》「龐」讀「pang5」,同音字有「房縫胮舽逄逢馮」。

d. 日本時代台南偏廈音,甘為霖《廈門音新字典‧百家的字姓》「龐」讀「pang5」。

e. 日本時代偏廈腔,小川尚義《台日大辭典》「龐」讀「pang5」。

f. 現時的閩南語:
周長楫《閩南方言大詞典‧百家姓閩南讀音表》「龐」箸泉州、廈門講「pang5」,漳州講「bang5」。
林寶卿的廈門音是「phang5」。

我看會著漳州的縣市志,孤雲霄唸「bang5」,漳州、東山、詔安、龍海縣市志的方言篇無收「龐」*字,華安、南靖兩個所在讀送氣雙唇清音「phang5」。

g. 「龐」古漢語是「並」母,「並」母咱無發雙唇濁音「b-」的字例。咱發「b-」兮是「明」母的字,像「明、文、麥、木」等等。一半字仔是「幫」母的字,比如「腹肚 (bat too2)、毋別 (m7 bat)」,但這亦毋是泉腔。

2. 「潼關」這兩字,無論腔口,攏講「tong5 (音同台語「彤」) 關」。小西園唸送氣舌頭音「thong5 (音同國語的「彤」) 關」,分明是受國語唸「ㄊㄨㄥˊ關」的影響。

3. 按汝這兩個問題,咱著會使真清楚,古全濁箸台語唸送氣抑無送氣,未用兮就便從簡,講送氣 *兮,傳承自中原西部;無送氣 *兮,是先民隈 (ui3) 山東帶來兮。

台灣赫宇 提到...

洋蔥:

1. 應該是怹程度較懸,我箸閩南用台語亦會通,不過愛看所在,比論箸廈,這點我較輸。有的所在若佫借用別款語種、文字、肢體語言、say again …… 輔助,嘛有法度,當然有較免強、加較費氣。

2. 「溝通」三不等啦,我報一te3視頻汝聽 (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6QA6TxYCBYg),這是泉州晉江話。看汝程度有較厲害 *無,若我目珠khueh4 khueh4,無看看畫面,尾 *仔知影怹是咧喝拳,頭阿完全捎無。

3. 有啥成見?名從主人,與他人何干?

dongxie 提到...

「這個blog的設立,自本著是我家己咧寫暢看爽 *兮,今仔有其他的平台佮干紀 (kan1 ki2),短時間內兼顧未著。」
「干紀」一詞何解?哪部台語或閩南語的辭典上找得到?
先生說台語「航」以前讀「phang5」,亦無辭典有此說法。會不會是當時的台灣人與「帆」混淆誤讀了?

Unknown 提到...

dongxie先生:

干紀,指份內的工作,或者指必須負責的事。辭典上有沒有,我不清楚,但這是以前的常用語,南北部都用。

航,不可能與「帆」弄混,因為「航空」念「phâng-khong」,並不寫成「帆空」。

以上是我阿公說的,新竹海口腔。

台灣赫宇 提到...

dongxie、sandy:

這兩個問題,sandy解說了真詳細、攏正確。我做一滴仔相關的補充:

1. 現代吳語亦有「干紀」,比論蘇州講做﹝kø1 tɕi3﹞、用法參台語共款。tsia5有兩個所在值得注意:

1-1.「紀」唸陰去。

1-2. 這毋是像某一寡先進認為「吳語是閩南語的祖語、抑是閩南先民路過江東學的吳語、源於吳楚語或受其影響的語詞」等等的例證,阿嘛毋是「偶合」。

2. 無辭典揢「航」標「phang5」,這應該是講目前「台、閩南」的辭典,不而過嘛無的確是「當時的台灣人」誤讀。因為閩南語系的潮州話「航」亦有唸「phang5」。根據《漢語方音字彙》:「航,俗讀為『篷』(帆) 訓讀」,個人存疑,理由之一是sandy講的「航空」,並無寫做「帆空」。《新潮汕字典》「航」嘛有「hang5、phang5」兩音。

philip yen 提到...

先生:

1.於《四臣有五味》:塑膠 lok4 仔,「塑」怎念。「lok4 仔」漢字為何?

2.聽說您不發表新文章,確實否?

Unknown 提到...

如果屬實,那就可惜了。不會吧?

台灣赫宇 提到...

philip:

1-1. 「塑」有人讀「sok4」,有人讀「suat4」。這字照字書「桑故切」,去聲,應該是唸「soo3」。咱讀入聲可能是綴「朔」的音,或者另有來歷,我毋pat4。

1-2. 「lok4仔」漢字寫做「橐仔」,亦有人用「簏仔」。教育部網路辭典講「橐」是替代字,「簏」是異用字。《廈門音新字典》、《台日大辭典》用「橐」,我認為正確。

2. 不實,只是做法略仔會改。較停仔我著揣一篇有關「lok4」的舊文出來改改 *咧,發與汝參考。

台灣赫宇 提到...

sandy:

未啦,多謝關心。

台語與佛典 提到...

赫--先:

  彰化有一條街賣竹子(搭鷹架、搭帳篷),賣竹編的椅子,也賣竹節作的「錢筒」(儲蓄銅板的「小豬」)。
  這條街,彰化人稱為「tek-bi7-ke1」,應該不是「竹篾」的台語吧?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著是「竹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