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台語「競」

    台語的「警」*字,箸偏漳地區普遍是唸上聲「king2」,偏泉的所在著唸陰去聲「king3」較濟。若是閩南話,照周長楫教授《閩南方言大詞典》的講法,現仔時無論廈、泉、漳攏有「king3king2」兩音,不過伊的例詞乾若「警笛」箸三個所在計唸「king3」,其他兮「警報、警備、警察、警告、警戒、警句、警覺、警區、警惕、警衛、警鐘」,廈、泉攏唸「king3」,漳州唸「king2」。辭典的廈門音、泉州音、漳州音,攏是指這三地的市中心,思明、鯉城、薌城的口音 (案,下文會引用一寡閩南語音,其中有部分地區字音佮咱唸法略仔無共款。不過本文欲討論兮,主要是聲調的爭差,所以若拄著像漳浦「警」講「keeng2」這類的讀音,我計未另外佫標音抑是注明)

台灣的偏廈腔自底屬偏泉腔,真早進前著有唸上聲「king2」。《彙音妙悟》箸「卿」韻,《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囥箸「景」字韻;參《廈門音新字典》共款,「警」只讀陰上調「king2」一音。《台日大辭典》有「king2king3」兩音,比論「警告」唸「king2告」、「警察」會使唸「king2 / king3察」、「警官」唸「king3官」、「巡警」唸「巡king3」。比照周教授的例詞,有可能咱下港的偏廈腔較先「偏漳化」。請注意,tsia5我毋講「漳化」,是因為漳州話「警」的唸法並無一致,有的所在是唸陰去調,比論南靖,比論華安 ……。

「警」,教育部網路辭典 (案,著是網路頂頭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網址是: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以後簡稱做教育部網路辭典) 講音「king2」又唸做「king3」;林寶卿先生講是讀「king2」、俗音「king3」;《泉州市志》方言篇唸陰上「king55」、又音陰去「king41 (案,怹去聲本調無分陰陽,但「警告、警察」怹講「king55告、king55察」,按變調規律,這字是陰去調)」;包括拄仔講的《閩南方言大詞典》、《台日大辭典》,這寡有上、去兩讀。《同安縣志》、《廈門市志》的方言篇、黃晉波教授的泉州音,這寡計孤讀做陰去「king3」。

攏著。我講攏著,減采有人會懷疑我「囿於方音」,因為照《唐韻》、《廣韻》頂頭的音切是「居影」切、《集韻》為「舉影」切,攏是上聲字;阿佫誠拄好,我的母語是唸去聲。未要緊,我解說了若有未通的所在,有興趣的朋友,著baiN3細膩,請指正。

    「警、敬」共音,東漢,許慎《說文》:「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聲。」段玉裁注:「警,言之戒也。𠬞部曰:戒,警也。《小雅》『徒御不警』,毛曰:『不警,警也。』《大雅》以敬爲之,《常武》『旣敬旣戒』,《箋》云:『敬之言警也。』亦作儆。从言敬,敬亦聲。」漢末,劉熙《釋名‧釋言語》:「敬,警也,恒自肅警也。」隈 (ui3) 周朝「警、敬」互通徦漢的聲訓,「警、敬」連「儆」都可能著共音;敬,《廣韻》:「居慶」切,無分佗位的腔口,咱攏唸陰去調「king3」,應該無例外。

小插一個花仔 *咧,《毛詩》「不警」訓「警」,《顏氏家訓‧書證》:「《詩傳》云:『不戢,戢也;不儺,儺也。』不多,多也」,《詩經》時代有這款用 () 法,台語「毋免」著是「免」,毋知咸這有關係 *無?

    緊佫來講正題,「警、境」《廣韻》計是「居影」切,咱嘛攏唸上聲「king2」,這兩字本底著共音。頂頭講「警」會使唸陰去的「敬」,阿「境」嘛佮「竟、鏡」sang5款,會使唸陰去聲「king3」。

許慎的《說文》無「境」*字,照徐鉉的「說文新附」:「境,疆也。从土竟聲。經典通用竟。」《說文》:「竟,樂曲盡爲竟。从音从人。」段注:「竟,樂曲盡爲竟,曲之所止也;引伸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毛傳》曰:『疆,竟也。』俗别製境字。非。」。《莊子‧天道》:「邊竟有人焉,其名為竊」,成玄英的《疏》講「邊竟」是「邊蕃境域」;《經典釋文》:「『邊竟』,音境」,看 *起來「境、竟」箸陸德明的口音著已經無sang5阿。《漢書》內面的「邊境、境內、境外」有當陣仔嘛寫做「邊竟、竟內、竟外」,這款都合顏師古攏「竟」攏讀「境」,大概有十九見。怹「竟、境」無共音,顏師古箸《元帝紀》「竟寧元年」解說「竟元」的時著講去真清楚:

應劭曰:「虖韓邪單于願保塞,邊竟得以安寧,故以冠元也。」
師古曰:「據如應說,竟讀爲境。古之用字,境竟實同。但此詔云『邊垂長無兵革之事』,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既無兵革,中外安寧,豈止境上?若依本字而讀,義更弘通也。」

不而過這無表示班固的「境」著參「竟」讀無共音,《漢書‧敘傳下》:「大漢初,匈奴強,圍我平城,寇侵邊」顏師古著注講:「境,合韻音竟。」班固的時「竟、境」共音,攏讀去聲。若《玉篇》佮《切韻》音系的字書,「竟、境」著分別唸做去、上兩調。路尾有的講「竟」做「境」愛唸去聲,有的講是讀上聲,比論:

周伯琦《六書正譌‧去聲二十四敬勁》:「竟,樂曲盡為竟,从人,在音後。曲終而樂人退也,會意。又僭為居影切,畺界也;別作境」,非」。
吳任臣《字彙補》:「竟界之竟,宜从上聲。徐師曾禮註:梅氏附于去聲,非。tsia5是講梅膺祚的《字彙》揢「竟界」的「竟」讀做去聲,吳任臣認為毋著。

先秦的文獻,像《荀子‧富國篇》:「其候徼支繚,其竟關之政盡察,是亂國已。」楊倞注:「竟與境同。」《康熙字典》:「() 《集韻》『舉影切』,音景,與境同,界也。《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界首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攏是以「竟」為「境」。

tsia5咱大概會使了解「境」是「竟」的緟益字,俗寫扶正 (案,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箸「畺」*字條下講「竟境正俗字),像「暴 曝、然 燃」共款。「竟」《廣韻》「居慶」切,咱攏唸陰去聲「king3」,「境」是「竟」,本來就唸「king3」,「king2」是後起音,論真講 *起來是「俗讀」,佮華語「岡 (ㄍㄤ) (ㄍㄤˇ)」異曲同工。

無的確乾若是有後起緟益的字才會通假,「竟、鏡」兩字漢朝計有,「竟」嘛有代替「鏡」*字的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壯部》:「 …… 又爲鏡」,漢朝《尚方鏡銘》:「尚方作竟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錢志熙《兩漢鏡銘文本整理及文學分析》:「漢代銅鏡二字皆有正字。銘文作『同』、『竟』,是民間流行的用形體簡單的同聲字、偏旁字聲代替正字的作法。(網址:http://wxyc.literature.org.cn/journals_article.aspx?id=849)」。鏡,《廣韻》嘛「居慶」切,咱文讀亦是「king3」,有人揢「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的「明鏡」唸做「明景」,當然,這是訛讀 (參閱:「台語唸《將進酒》」)

兩字中古漢語「居影切」的「境、警」,上古早是唸中古漢語「居慶切」的「竟、敬」。

    台語「競」*字有「king7king3」兩款唸法,箸偏漳地區一般是唸陽去「king7」,偏泉的所在著唸陰去聲「king3」較濟;「競爭、競標、競選」前者唸「king11 tsing44king11 pio44king11 suan42」,後者講「king42 tsing44king42 pio44king42 suan42」。

閩南語系「競」,照書面資料:
孤讀「king3」一音兮,有《同安縣志‧方言》敿《閩南方言大詞典》的泉州音。
有「king7king3」兩讀的是《台日大辭典》、教育部網路辭典、《當代泉州音字彙》、《廈門市志‧方言》、《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詞典》
孤讀「king7」一音兮,有《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廈門音新字典》、《漳州市志‧方言》、《龍海縣志‧方言》、《漳浦縣志‧方言》、《雲霄縣志‧方言》敿《閩南方言大詞典》的廈門音、漳州音。

這字箸漳音、偏漳腔較穩定,唸陽去聲,無透著陰去聲;參「警」無sang5,漳州地區「警」讀陰去的南靖、詔安,「競」亦是讀陽去。廈音敿偏泉腔 (含偏廈腔) 著較亂,按頂頭著知影一般是兩讀,有的已經「漳化」、「偏漳化」。泉州腔我無深入,怹縣市志方言篇的資料計都一個去聲,事實上是分會出 *來,像「競爭、競賽」準若是講「king55爭、king55賽」著是陰去,準若是講「king22爭、king22賽」著是陽去 (案,調值根據《泉州市志‧方言》)

字書「競」*字音切的頂字「渠 (《王二》、《唐韻》、《廣韻》、《玉篇》、《集韻》)」,「擎 (《龍龕手鑑》)」,中古漢語攏是「群」紐,「群」是濁母,照對應規律,咱愛唸陽去「king7」才合式,所以「競選」是唸做「ㄍㄧㄥˇ ㄙㄨㄢˋ」,這無爭議。請注意,這是「中古漢語」;我用「中古漢語」意思毋是講「上古漢語」聲調不分陰陽,所以唸「ㄍㄧㄥˋ ㄙㄨㄢˋ(king3)」亦著,雖然無隋唐進前的中古漢語去聲著有分陰陽的證據。但是,個人嘛是認為唸「king3選」嘛正確。

1. 「競」通「境」,《孫臏兵法‧擒龐涓》:「﹝上缺﹞競,龐子攻衛 ……」,張注:

競,影本釋競為境。今按,本書《五名五恭篇》「入競而恭」亦借競為境 …… 此文上缺,不知指梁境抑趙境也。(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200716)

境,《廣韻》「居影」切,中古漢語「見」紐,清母。

2. 「竟」通「競」,《逸周書‧度訓解》「明王是以極等以斷好惡,教民次分,揚舉力竟,任壯養老,長幼有報,民是以胥役也。夫力竟非眾不剋,眾非和不眾 ……」,「揚舉力竟」王念孫解說講:

力竟:「揚舉力竟」,盧氏抱經曰:「力竟,疑力競之訛。競,盛也,強也。」念孫案:競,古通作竟,不煩改字。《史記篇》「竟進爭權」(盧改竟為競),《墨子•旗幟篇》「竟士為虎旗」,皆以竟為競。(《讀書雜志‧卷一》世界,民773)

竟,《廣韻》「居慶」切,中古漢語「見」紐,清母。

3. 「競」通「鏡」,共 (kang7) 箸頂頭講的錢志熙教授彼篇論文:

鏡銘中常見「尚方作競真大巧」…… 《漢袁氏鏡五》「袁氏作競真大丂 () ……《漢張氏鏡一》作「張氏作競真大好」……《青蓋鏡銘》首句作「青蓋作競大毋傷」 ……
《漢龍氏鏡銘》 …… 案:此銘關鍵句子為「龍氏作竟四夷服,多賀君家人民息」。此類鏡銘亦多,有《漢李世造龍氏鏡》、《漢龍氏鏡》一、五、六、七、九、十諸枚。又《青蓋鏡子二》首句作「青蓋作競四夷服」,《騶氏鏡銘》一、二、三、四首句做「騶氏作競四夷服」。《漢到氏鏡銘》首句作「劉氏作競四夷服」(案,「到氏、劉氏」攏是原文,著抑誤植,因為參本文的議題無關,我無去查),《漢周仲鏡》一、二首句作「周仲作競四夷服」……

鏡,《廣韻》「居慶」切,中古漢語「見」紐,清母。

今仔咱看 *著兮,通「競」的字「境、竟、鏡」聲母計毋是濁紐的「群」,是唸陰聲調的「見」紐。無定有人會講可能是「群、見」聲近的關係,毋kuh8,咱來看漢朝的鏡銘,「鏡」*字有同為清母「見」的「竟」通 (thang1) 用,哪著去揣一個音近的濁母「群」的「競」來代替?阿「競」並毋是無同音字,比如「誩、倞」,「力競」哪未用「音同義近」的「力倞」?所以「音近」這個理由無充足。

「競、竟、鏡」計共 (kang7) 中古漢語「映」韻,共調、攏是去聲;阿頭拄仔著講「境」自本是「竟」,讀上聲是後起音。照李新魁教授的講法,「唐宋時代,漢語的全濁音聲母還相當完整,但已有發生演變的萌芽 (《李新魁音韻論集》汕頭大學,1999204)」這參王力先生「群」母由濁變清的時間大致上是有倚 *兮,王氏認為按先秦一直kau3五代,「群」母攏唸濁音﹝g-﹞,宋代才清化做﹝k-kh-(《漢語語音史》中國社會科學,1998495)。若安呢,漢代哪會清濁濫鬥陣?阿毋,敢會人自本著清濁無別?

綜結頂頭的資料,個人認為台語:

1. 「競」唸「king3king7」古文獻攏有證據、攏著。唸「king3」的年代,比唸「king7」較久遠。

2. 「警」唸「king3king2」古文獻攏有證據、攏著。唸「king3」的年代,比唸「king2」較久遠。


這篇是我2013819日下午9:23回覆新鮮料理人2013819日下午2:00留言,佫再做的補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