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分減

● 按「面」講起

「the face」台語講「面」,無講「臉」,相關的語詞像「面模、面桶、面色、厚面皮 ……」嘛無講「臉形、臉盆、臉色、厚臉皮 ……」。「臉」的意思本來是目珠下骹兩朋顴骨附近的部位,抹粉的所在,所以古文「雙臉、兩臉」毋是講兩個面,「紅臉桃花色」亦毋是咧講關公。今仔「臉」變「面」義,是詞義的擴大,參「骹、腳」本義「脛」變「足」共款。台語「臉」計用箸書面語,讀「liam2」,應該是根據《玉篇》佮《廣韻》等的「力減切」。阿「羞羞臉 (tshiu1 tshiu1 lien5」是「台製外來語」,佮「ワイヤ索、ホース kong2」異曲同工 (案,嘛算正常,像「齒抿」日語講「歯ブラシ」,in1 揢「a toothbrush」的「tooth」換做「歯」、「brush」讀做「ブラシ」。台灣國語嘛有這囉情形,比如「丼飯」講做「ㄉㄨㄥˋ ㄈㄢˋ」,頭前用日語,後壁講國語)

●「減」的字音

「臉」音切的下字「減」,照中古漢語「古斬切」,是開二的字,一般來講,無應該有介音「-i-」,在我所知,粵、客、上海話的「減」計無發「i」(案,台灣的客話普通是讀「kam」,一部分的所在嘛有人讀「kiam」)。不過 in1「臉」-字攏有發「i」的音,有人講這是《集韻》「居奄切」的讀法,我小可仔懷疑。「見」母的 k- 哪會變 l- (案,「艦、檻」有真濟所在讀「l-」,這是「匣」母字;「濫」亦是「匣」母字,阿讀「l-」嘛可能有其他的來歷,《廣韻》另有「盧瞰切」一讀)?這參有人主張的上古漢語有 kl- 複聲母嘛無關係,「臉」是南北朝才有的後起字。佫 hah4 拄好,這字除了箸「n-、l-」不分的所在讀「n-」像南京、漢口、成都等以外,攏讀「l-」,這分明是「來」母的「力減切」。

一部份中古漢語「見」組的字,真濟漢語方言今仔變讀團音,像「見、琴」北京話讀
「ㄐㄧㄢˋ、ㄑㄧㄣˊ」,解說是講這寡字受舌面前元音「i」的影響,但是「減」這寡開二字,著無「i」阿,嘛是變讀團音的「ㄐ」,王力先生講這「本來沒有韻頭,但是當它們產生的韻頭 i 之後,也就影響聲母。是按怎會「產生的韻頭 i」-咧?王氏佫講:「這個韻頭 i 可能不是中古以後新產生的,而是上古的韻頭 e 演變來的」。所以伊咧做上古漢語擬音的時,著揢會變「ㄐ、ㄑ、ㄒ」的開二字加一個韻頭「e」。「減」王氏上古漢語歸「侵」部,中古開二字伊的擬音,對先秦徦南北朝計有韻頭「e」,按隋代表著變「am」,一直 kau3 宋朝才佫翻倒轉來讀「eam」。元朝的時,一部分變讀「iam」,一部分讀「am」,一直維持徦現仔時,爭差有的人「-m」失落,變讀「-n」,讀「iam」的著是以後聲母變團音的字。照安呢看 -起來:

(1)「這個韻頭 i」咸「上古的韻頭 e」無的確有關係,亦可能是按宋朝的「e」演變 -兮。

(2) 今仔漢語方言的「臉」-字,無徦一個是元朝以前的讀法?宋朝「減、臉」讀「eam」,元朝才讀「iam」。

(3) 變有「i」的方言,並無完全計演化做團音,比如福州話、泉州話等。不而過,因為「i」的關係,才與尖音變團音,應該會使確定,蘇州話等「減、間、監
……」這寡字的文白讀著是上好的證明。m7 koh8,講「減」隈 (ui3) 元代才有「i」,個人有幾個仔問題想無啥有:

(3.1) 準閩語若是箸元朝才有「i」的音變,哪會未綴咧團音的變化?照講十八世紀中葉,閩地參標準語區的往來,應該比元朝的時較捷 (tsiap8)、較利便,受影響的可能性會較大。

(3.2) 按怎「e」幾仔千年,中間佫有失落,著未有「i」阿,哪會 hiong5 hiong5 斡倒轉來「e」,才變有「i」?

(3.3) 古詩押韻無限制有介音抑無,但介音若一致,絕對比無仝 (kang5) 介音較和諧,像講:

曉帆逗碕岸,高步入神景。灑灑襟袖清,如臨蕊珠屏。
雖然群動息,此地常寂靜。翠鑷有寒鏘,碧花無定影。
憑軒羽人傲,夾戶天獸猛。稽首朝元君,褰衣就虛省。
呀空雪牙利,嗽水石齒冷。香母未垂嬰,芝田不論頃。
遙通河漢口,近撫松桂頂。飯薦七白蔬,杯釃九光杏。
人間附塵躅,固陋真鉗頸。肯信抃鼇傾,猶疑夏蟲永。
玄津蕩瓊壟,紫汞啼金鼎。盡出冰霜書,期君一披省。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曉次神景宮》)

韻骹包括「庚、清、青」三種中古韻類,我感覺有興趣的是,竟然有合口三等的「頃、永」,參其他的韻骹無論有變團音-無,用台語唸計有帶介音「i」,讀 -起來加真順。

另外一首梁武帝的
《上聲歌》
花色過桃杏。名稱重金瓊。
名歌非下裏。含笑作上聲。


嘛是「清、庚」合用,「瓊」是合三字,台語亦計有發「i」的音。

這款例未算兮濟,我欲講的是,減采 tsuai1,人自本著是有介音「i」,包括「臉、減、莖
……」。「韻圖」是宋元的物件,敢會使代表徦幾仔百抑是幾囉千年以前的讀法?阿這囉敢通 (thang1) 用「例外」來解說?

●「減」的字義

照古早的字書講 -兮,減,損也、少也、輕也、耗也,一般的漢語方言的用法計差不多是安呢。不過,「減」另外有一個「分 (pun1)」的古義,摕幾個仔古冊頂 -仔的語例:

1. 東漢,《東觀漢記》:「孔奮篤於骨肉,弟奇在雒陽為諸生,分祿奉以供給其糧用,四時送衣,下至脂燭,每有所食甘美,輒分減以遺奇。」

2. 南北朝,魏收《魏書‧卷四十四》:「若以兵絹市牛,分減戍卒,計其牛數,足得萬頭。」

3. 隋唐,姚思廉《梁書‧卷五十四》:「其國
…… 本有十萬戶,世世分減。」

4. 唐,杜甫《秋野五首之一》:「盤飧老夫食,分減及溪魚。」

5. 唐,姚合《寄杜師義》姚合:「黃金如化得,分減亦何妨。」(案,「分減」一做「相寄」,蔣禮鴻氏云:「應以『分減』為是,『相寄』是校者所妄改。」)

6. 唐,司空圖《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不如分減閒心力,更助英豪濟活人。」

7. 元,脫脫等《宋史‧卷九十三》:「準朝旨相度開濬澶州故道,分減漲水。」

8. 同上:「其梁固斗門三宜廢去,祥符界北岸請為別竇,分減溢流。」

9. 同上,卷九十四:「汴水增漲,京西四斗門不能分減,致開決堤岸。」

頂頭 1. ~ 9. 的語例內底,「分」佮「減」計是同義複詞,這按下骹這兩首白居易著是用「分、減」做對文,著會當了解。

10.《衰病》
祿食分供鶴,朝衣減施僧。

11.《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恤寒分賜帛,救餒減餘糧。

像這「減」的頭前無加「分」-字,嘛會當單獨使用,佫舉一個例。

12. 杜甫《解憂》: 「減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

根據《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的記載,這當今漢語方言的口語中,並無「分減」這個語詞;事實上,箸各種歷代的史籍、詩詞、筆記佮敦煌變文,都猶有真濟用例。兩字分開的時,「分」-字猶真濟所在咧用,「減」-字著偆 (tshun1) 閩南語系猶是日常用語; 客話亦有人咧用。

● 台語的「減」有「分 (pun1)」義

箸台語,「減」的用法參閩南語共款,uan1 naNh8 會使做「按自本著有的物件,分一部分 -出來」,例:

米囥徦規 khok4 尖偒偒 (thong2),無減一寡 khiai2,較停仔香烌 (hiuN1 hu1) 毋著落 (lak4) 徦規桌頂?(案,以前的人拜床母、地祇主、神主牌仔等,會用 khok4 仔、碗 …… 貯米抑沙準香爐)

暗頓 kan1 naN7 兩個人飵,菜減一半 khiai2 留咧明仔再 (bin33 na44 tsai11)。

著咧拍噎 -嘍,未落 (bue7 loh8) 著免強櫼 (kiong5 tsiN1),減幾喙仔分人鬥飵。

這個「減」的用法大概有兩個條件,(1.) 囥箸容器內面的物件,才用「減」,(2.) 參「分 (pun1) 無仝,「減」有實際「撥」的動作。

另外,台語的「減」並無限定是「減一部分」,嘛會使用箸「減全部」。例,「這寡囥過暝的菜,油 leh4 leh4;等咧欲倒潘桶 (phun1 thang2) 的時,愛減與清氣,碗盤才較好洗」、「都攏減與汝 a7,無阿 -啦」;閩南語敢有這款用法,我毋知,照 in1 彼朋的辭典是:

周長楫等:
,…… 指把東西分一部分出來:~ 一半互伊 (分出一半給他)。
(《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福建人民,1982:376)

周長楫:
減,…… 從原有或現有數量中分或撥出一部分給其他人或物:即碗飯你食 [勿會] 了,~ 淡薄互我 (這碗飯你吃不了,分出一點給我)。
(《閩南方言大詞典》福建人民,2006:344)

林寶卿:
減,…… 指把東西分一部分出來:~ 一半互汝 (分一半給你)。
(《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廈門大學,2007:249)


箸 4.、5.、6. 語例內底的「分減」,是指自本著有的物件,分一部分 -出來。語例 4.,會使免強解說做杜甫揢「盤飧」「分」「減」與溪魚,「分」佮「減」無 sang5 意思;tsia5 的「減」是揢一部分盤仔內面的食物 (飧),「減」落去溪仔底「分」溪魚飵,「減 -落去」的「減」是「撥」的動作。較嚴格的講,規下 (kui1 e7) 減落去分與魚飵,嘛無的確。孤用一字「減」的時,11.「救餒減餘糧」佮 12.「減米散同舟」亦會使安呢解說。參「臉」倒反,這個「減」,是詞義的縮小。

各家的解說:

董忠司:
把食物撥減出來。例:減半碗飯予你。
(《台灣閩南語辭典》五南,2001:607)

楊青矗:
把食物撥減出來;例,減半碗 [亻互] 汝。
(《國台雙語辭典》,敦理,565)

其他像甘為霖《廈門音新字典》、小川尚義《台日大辭典》、台灣教育部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等計無收這個語詞。阿古早相關的字書,《戚林八音》、《彙音妙悟》、《彙集雅俗通十五音》的「減」亦無做「分、撥」的解說。

摕一個較特殊的用例做結尾,姚思廉箸《陳書‧卷二十七》寫 in1 老爸姚察先生的時,講 (讀變調):

時東土兵荒,人飢相食,告糴無處,察家口旣多,竝採野蔬自給。察每崎嶇艱阻,求請供養之資,糧粒恆得相繼。又常以己分減推諸弟妹,乃至故舊乏絕者皆相分卹,自甘唯藜藿而已。
(張維華點校《陳書》北京中華,2002:348)

1. 箸
「狗摏墓壙」我寫: 「歷史古冊內底,著差不多攏有人飵人的記載」 ,tsia5「時東土兵荒,人飢相食」即為一例。

2.「常以己分减推諸弟妹」的「分」,是「份額」的意思,「己分」著是「家己的份額」,「分」愛讀「扶問切」陽去聲「hun7」。tsia5 的「減」亦是「分 (pun1)」的意思,但「分、減」毋是一個連鬥陣 (liam5 tau2 tin7) 的複詞。

1 則留言:

阿清 提到...

學者講這「本來沒有韻頭,但是當它們產生的韻頭 i 之後,也就影響聲母」。
﹝職句亦是王力的話。﹞

兩字分開的時,「分」-字猶真濟所在咧用,「減」-字著偆 (tshun1) 閩南語系猶是日常用語。
﹝客語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