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回覆「泔轉」等

新鮮料理人:

2010,05,10,11:10am的留言,因為欲回覆的字數傷濟,我用「新文章」的方式與汝。

失禮失禮,早起趕欲出門。有影啦,我家己嘛看無。呵呵

1. 連橫寫兮,我抄與汝看:

「泔轉」為烹魚之辭,臺南婦女皆知之。《集韻》:「『泔』音『甘』」;台語呼「庵」。
《荀子‧大略篇》:「曾子食魚有餘,曰泔之。」楊倞註:「泔者,烹和之名。」臺南泔魚之法,先以豬油入鼎,次以葱珠□ (「稫」改「禾」為「火」) 焦;乃下魚,以醬油而煮之,味甚美。余曾以此辭詢之臺中、北人士,無有知者。不圖二千年前之語,且為魯人烹和之名,尚存於臺南一隅,寧不可貴!
(《臺灣語典‧雅言》,金楓,1991:249 - 250)

我的看法這著是魚煎煎咧,佫潑豆油,等與滾過,著OK阿,爭差魚欲落鼎的進前,先下一寡蔥仔珠,佫 piak7 與 ta1。這是台灣的「家常菜」,佮牽羹、下足濟佐料,佫酸 gam1 tiN1 仔酸 gam1 tiN1 的「五柳枝」,一丈差九尺。

2. 我未曉讀。

照連橫《臺灣語典‧自序(一)》的講法,伊這字「泔」是欲準做「飯湯」的意思,所以是讀做「am2」(同上:30)。不過,箸「泔轉」的時,伊講是讀「庵 (am1)。
「轉」台語會使讀咧幾囉音,我啊知是 tng2 抑 tuiN2 ……。

猶有,姚榮松教授講:

(連橫) 連閩南方言漳、泉兩系的音韻差異,文白音讀的系統,都未能作系統的整理,因此,他的考釋,仍以文獻資料的比附為主,言古音而無音符標示,因而所記的詞彙,有些現在已不能明其音值。
(同上:13)

但是藏經閣外的掃葉人拍算會曉兮的款,因為伊講:「十多年前在台南問耆老,則只知有五柳枝,沒聽過泔轉。」(
2010,05,10,8:10am)
未曉讀欲怎問?所以才請教伊:「泔轉正確的讀法是啥?」(
2010,05,10,9:12am) 當然,我是蒦 (ioh4) 的。

3. 早起我量其約仔搦一下:

今年:2010

十外年前,我取中間數,扯 (tshe2) 15年:1995

《雅言》1933完成,當時對「泔轉」這句語詞「皆知之」的台南婦女,較少年兮,箸1995有的著猶未上80咧。
阿耆老攏毋 pat4 聽過這句話,安呢毋是較輸 in1。

我粗算的啦。

又,

a. 在我所理解的範圍,無彼囉代誌啦!

「眼」、「目」一個是疑母產韻的上聲字,一個是明母屋韻的入聲字。無「通假、音轉、分化」的條件。
這是其一。

我了解的,若是「龍目」,晉初左太沖《蜀都賦》:
旁挺龍目,側生荔枝。
劉淵林注:《南裔志》曰:龍眼荔枝 …… 龍眼似荔枝,其實亦可食。(《昭明文選》文化,1975:57)

不過,伊箸《吳都賦》是講「龍眼」:
荔枝之林,檳榔無柯,椰葉無陰,龍眼橄欖 ……
劉淵林注:龍眼,如荔枝而小,圓如彈丸,味甘勝荔枝。
(同上:68)

這代表兩項可能,(1) 別稱、方音,像咱今仔同款,「脆柿」阮有時仔亦講「水柿」,「讀書、讀冊」濫咧用,「ka1 tsuah8」講「小強 (
ㄒㄧㄠˇ ㄑㄧㄤˊ)」嘛會通;外國話嘛有這囉情形,請參閱「周長楫教授語錄簡評008---支票 」。這是一項物件兩種叫法,參「走音」無 ti7 代。(2) 傳抄失誤、抑是與人改過。我舉一個例,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一日,會軍校數員飲酒作歡,石潨以胡琴擅場。在坐非別音者,喧嘩語笑,殊不傾聽。」繆荃孫根據吳翊鳳藏本,將「別音」改做「知音」(賈二強點校,北京中華,2006:144 - 145)

左思先生家己講了去與「走音」去?
這是其二。

按東漢番禺人楊孚的《南裔異物志》開始,除了咸左思共時陣的張景陽,箸《七命八首》,隈 (ui3) 南北朝、唐宋、元明清,kau3 徦這當今,古籍文獻都計揣會著「龍眼」的記載參用例,阿「龍目」咧?
這是其三。


若無佫較具體的材料佐證,講「龍眼」可能是「龍目」的「走音」現象,我毋信。

b. # @ ~ & ……… ^_^

(2010,05,11增改「這是其三」)

根據2010,05,13掃葉人留言:
1.「泔轉」是讀 am1 tsuan2。
2. 咸連橫講的做法無 kang5,連氏講的是下「葱珠」,恁長輩講的是囥五種柳枝形狀的菜頭、瓜。(這句的意思我有一點仔看無,菜頭、瓜,無切絲,哪會像「柳枝」)
3.「泔轉」毋是「五柳枝」。
4. 今仔猶有人會曉「泔轉」。
5. 耆老毋別的,一般人無的確毋別。
(
2010,05,14 補充)

5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這次到台南聆聽一位八十多歲的長輩講話,她突然提到(庵 am)(轉tsuán)「泔轉」
的煮法,將魚略為炸一下,再下去煮。她解釋這與五柳枝煮法的不同,在於不切絲(五種柳枝形狀的蘿蔔、瓜),不牽粉(兜粉)。讀音是確定了。由於我並未開口問,而是她偶然提起,所以也不會有讀音遭我誤導的嫌疑。

台灣赫宇 提到...

感謝,所以:

1.「泔轉」是讀 am1 tsian2。

2. 咸連橫講的做法無 kang5,連氏講的是下「葱珠」,恁長輩講的是囥五種柳枝形狀的菜頭、瓜。(這句的意思我有一點仔看無,菜頭、瓜,無切絲,哪會像「柳枝」)

3.「泔轉」毋是「五柳枝」。

4. 今仔猶有人會曉「泔轉」。

5. 耆老毋別的,一般人無的確毋別。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泔轉」不切絲(五種柳枝形狀的蘿蔔、瓜),不牽粉(兜粉)。
「五柳枝」也切絲(切成長條狀)也牽粉。
我請教的老人家,八十三歲,
作菜非常好吃,這些菜的差別,她是十分清楚。她也應該算是耆老。

新鮮料理人 提到...

>>>互版主
遮無一定是加講--的,不過我猶是欲問,你「昭明文選」敢會曉背
因為你定定咧引用

我知影你一定讀真濟冊
是毋是會使開一個台語用字的書單
互我參考

有兩個建議
a.你攏愛佇讀輕聲的漢字後面,再標拼音,像
阿「方面 (方 bin7)」講「方 bien7」無 (bo9)?

我認為改做

阿「方面 (方 bin7)」講「方 bien7」--無 ?

按呢較好

b.「最新留言」的 list 會使保留5個,所以你的回覆上好比照你職篇,用「補充」,還是像職篇用「新文章」的方式回應

>>>互寶貝家族的諸位先輩
雖然咱無熟似
但是
我想欲講我私人的看法
毋是干焦我一個,真濟朋友也按呢想,版主寫的物件上特別的,就是有誠濟
人無愛講
人袂曉講
人毋 pat4 講
人毋敢講
咱要(ai3)想辦法互一直寫,一直發表
有紅無紅毋是家治講--的
嘛未要緊
因為
就像新同學講--的
看「門道」
「門道」欲看有
本身嘛要有相當得素養
本來嘛
有素養的就未真濟

>>>互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她也應該算是耆老。」
a.伊毋是「台南婦女」?
b.台南耆老=台南婦女?

「耆老」是老人

「多指德高望重者」

你是毋知
還是硬抝

台灣赫宇 提到...

新鮮料理人:

1. 是湊拄 kham2 有讀--著。

2. 我未曉。

3. 汝兩項建議攏真好,我會改進,多謝。

4. 參寶貝家族咧講的代誌,上好直接 mail 與 in1。

5. 網路禮節麻煩汝才小兼顧一--下,我的了解,汝咸掃葉人並毋是熟徦會使用這囉措辭。準若欲唱聲,會使去伊的 blog。

6. 若是有關我的母語、抑是我文章內容的問題,歡迎汝摕出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