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講 ka1 lo2 (3)

● 陳冠學先生用《尚書》中「度乃口、杜乃擭」參《說文》的「[度攵]」,講這三字同音;講周成王時代令彝的金文「受卿事察、令 [彳出] 同卿事寮、令及同卿事寮」的「卿事」,著是「卿士」、《說文》:「士,事也」等,證明自西周就沒有所謂的「濁上聲 (陽上)」的存在。

陳先主張:

自從有佛經及西名漢譯以後譯家開始注意到漢語聲母的問題,慢慢地便產生了所謂字母 (代表某聲母的字)。字母產生運動起於唐,定於宋。大概到了北宋時代,已有定型而完備的字母系統,我們稱為三十六母。三十六母雖名字母,並非純是聲母的全範疇,而是包含聲調在內的。三十六母是聲調與聲母同再的一套語音系統。

伊先舉「東、通、同」的「端、透、定」三母,用佛經佮西名對譯,揣無讀做 d-、dh- (d-、dh- 計是濁母) 的證據,講「定母」真正的標音應該是 t-、th- (t-、th- 攏是清母);「定母」完全是調母,是「端母」抑是「透母」的陽聲調。又因為各地送氣、無送氣無一致,勢必無法度分立兩母。像「同」有的所在讀做「東」的陽聲調,有的所在著讀「通」的陽聲調,字母家無法可施。陳先講日本的假名亦有這款的困難,in1 的カ、キ、ク、ケ、コ ……,攏是不分送氣、無送氣,著是事實上無法度分立。

了後,陳先生佫舉例欲證明除去「定」以外,三十六字母中的「群、定、澄、並、奉、從、邪、牀、禪、喻、匣」十一母實在是為著聲調而設的調母,並非真正的聲母。
(《臺語之古老與古典》,第一,民73:60-134)

這是飵晝咧反 (ping2)《新語校注》的時,hiong5 hiong5 去想著 (tioh9) 兮。緊摕冠學先兮這本書,佫簡單餾一擺。揢欲 tih8 的資料拍踮頭前。

● 一般認為《新語》的作者陸賈之學出於荀子。

《鹽鐵論‧毀學》:「李斯與包邱子俱事荀卿。」

《漢書‧楚元王交傳》:「交與申公受《詩》於浮邱伯,伯者,孫卿門人也。」孫卿即荀卿,浮邱伯即包邱子。

《新語‧資質》:「鮑丘之德行,非不高於李斯、趙高也,然伏隱於蒿廬之下,而不錄於世,利口之臣害之也。」鮑丘即包邱子。

陸賈,楚人也,與浮丘同時相善,私淑相聞。《漢書‧藝文志》語。
(以上引自王利器《新語校注‧前言》北京中華,1997:7-8、17)

正本《新語》之文,或作「浮」,或作「包」作「鮑」,古字相通。
(王,1997:32)

劉向《孫卿書錄》:「春申君死,而孫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及韓非號韓子,又浮丘伯皆受業為名儒。」鮑、包、浮,一音之轉。
(王,1997:113)

鮑,《廣韻》薄巧切,並巧上,照音切台語讀 p-、ph-;咱有保留平聲古音調,「鮑」讀平聲,如「鮑魚」講 pau1 魚,「鮑」讀平聲。

包,《廣韻》布交切,幫肴平,照音切台語讀 p-。

浮,《廣韻》縛謀切,奉尤平,古無輕唇,上古音為「並母」,照音切台語讀 p-、ph-。

準「鮑、浮」的「並母」,若是濁聲母,安呢參清聲「幫母」的「包」著未使讀 kang5 音。

當然囉,若有人欲解說做「音近」通假、一聲之轉、傳抄訛誤 ……,嘛是在 in1 的自由。

4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http://aitaibun.pixnet.net/blog/post/24972236
這個部落格還蠻有趣的,版主想是個有心人。
不過有些標音的方法有些古怪,不是普遍的標音方法。

台灣赫宇 提到...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1. 有影 to1 著,這我知,過去 huanyin 先的「蘭臺」嘛有這囉情形。

2. 汝講的這個 blog 我嘛真 tsiap 去,是箸阿華小姐「花埕照日」的「小島友仔」頂頭看著兮。

真好的 blog,是用以前的 (基督) 教羅 (馬字) 寫的,有的有附漢文。

多謝汝的拍報。

RORO 提到...

★ 掃葉大大
☆ 這個部落格很久了
就是用以前的教羅標音
跟林建輝他們一樣滴
他們稱做白話字”POJ”
基本上Ai Tai-bun News 的部分標題注音沒標調號
所以覺得怪怪
內文跟現在教育部用的新教羅差別是
ts,tsh用ch,chh
-nn用小小n在前面字母的右上角,版主用大N
oo用o右上加一點
-ue,-ua…用-oe,-oa
大概就是這樣
cit-lui-hoe王小姐以前就是用老教羅
後來好像有一些改成教育部的
雙倒水別莊也是一樣多用老教羅
偶而也會用新的
不過我還是喜歡TLPA,易懂,鍵盤都有,電腦不會出現字體不相容的“̍”

白日pe̍h -li̍t,實力si̍t-le̍k…
★ 版主
☆ 偶說對沒
哈哈
☆ 您tsiap8沒注第8聲

台語與佛典 提到...

ㄚ半桶師,阿無你是在避寒是嚜?
還是要等農曆除夕夜才動筆?
新春快樂,
過年時才來行春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