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tsia5以早有一句講「lan7」的俗語號做「生 *字無偒頭」,所以箸我刻板的印象,台語「lan7」是「安呢寫 *兮」(這頁的頭一字);當然,我知影這是土字,因為字書頂頭揣無。
尾手箸林金鈔先生的《閩南語探源》看 *著,才了解原來「生 *字無偒頭」會使寫做「𡳞」;查《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廈門音新字典》的結果,嘛用這字。 不而過,因為我電腦拍未 *出來,進前我計用標音兮或者用「卵」;徦有一工箸潘科元台語文理想國看 *著這字,才拜託ROROサン怹替我鬥用,一寡以前無才調拍的字,著盡量揣來與我。
無佫用「卵」並毋是認定「𡳞」著是本字,是因為「卵」*字咱自本著有「luan2(卵生、卵翼),lng7(雞卵、煎卵)」兩讀,若佫再加一音,感覺上有較茹。
「𡳞」*字是隈(ui3)明朝萬曆年間,宣城人梅膺祚所編撰的《字彙》開始有兮。 《康熙字典》:「𡳞,《字彙》良慎切,音吝。閩人謂隂也。《正字通》按方俗語有音無字,隂不必別名𡳞」,這句話個人有一屑仔感想:
第一,「慎」是去聲字,但是「lan7」箸老偏泉腔老派(鹿港、台西)佮泉州音是陽上調,實際調值敿偏同廈漳真相sang5,唸「lan22抑lan33」;準若是去聲,怹著變讀「落難」的「難」,佮咱tsia5的「懶、咱」同音,是高降調「lan42」;「懶、咱」怹是讀高平調「lan44抑lan55」,差不多是偏漳、廈這兩字的變調:這字佮台西、鹿港聲調未合,欲講是本字有較困難。
第二,真明顯「𡳞」*字是「因聲創字」,但梅膺祚的收字包含未少當時的通俗字,這寡通俗字未必是梅氏家己發明兮;通俗的用字並無一致,阿《字彙》編撰是欲「庶備同文之一助焉(《字彙‧序》)」;《字彙‧凡例》嘛講:「上古有音無字,上古以字通音,輓近又沿字而又失其音,蓋以韻學未講,而仍訛襲舛,莫知適從也」,無分通語抑方音。 張自烈講:「方俗語有音無字、不必別名」根本著無尊重、或者講未了解作者寫書的宗旨。 當然,通俗字是「用字」,毋是本字,佮寫「生 *字無偒頭」無啥爭差。
梅膺祚所指的「閩人」毋知是講佗位的福建人,照講應該是當時的省城福州會較大面;今仔福州話「男陰」號做[lɸy1 iu2],「𡳞脬」號做[liŋ7 pha1],[ɸy]是陰聲韻,敢會是陰陽對轉,我未曉;不過,若是[iŋ]著有合。
台語「lan7」的本字,個人較贊同陳冠學、周長楫、林寶卿等諸位先生用的「卵」*字;卵,《廣韻》盧管切,來緩上合一,中古漢語「來」紐台語發l-,「桓(緩換)」合一字的「搬(pan1)、潘(phan1)、半(pan3)」等,有讀-an的韻;共款是「來」母的「兩」*字,台語文讀「liong2 / liang2」,話音是「lng6
(偏泉腔老派)、lng7」,「卵」台語唸「lng6、lng7」符合佮中古漢語的對應。
「卵」*字箸《黃帝內經》著有準「𡳞核」的意思咧用,其他做「𡳞」使用的古冊嘛誠濟,比論《醒世姻緣傳》有「卵脬」、《金瓶梅》有「卵鳥嘴」。
台語參「𡳞」相關的語詞誠濟,揀幾個仔今仔較少用兮,罔心適。
鍾年晃先生箸「新聞挖挖哇」講一位有錢人(我記憶中應該是張榮發先生的款)講馬政府是「𡳞muaN7政府」;在座包括來賓鄭佩芬小姐,攏箸hia5會(he7)「𡳞muaN7」是啥意思,印象中無人蒦了正確。
照《台日大辭典》講是「陽物の毛」,教育部網路辭典寫做「𡳞蔓」佫加一條釋義:「皮。形容厚顏無恥、流氓樣、不要臉的樣子。例:彼个人有夠𡳞蔓的。Hit ê lâng ū-kàu lān-muā--ê. (那個人有夠不要臉的。)」,比《台日大辭典》有小可仔較倚意,但是ia2無夠傳神。 「𡳞蔓」毋是大面神、未見笑,嘛毋是鱸鰻胚、鱸鰻鱸tshuaN7的人,「𡳞muaN7政府」毋是「未見笑政府」、「流氓政府」的意思。
台語的「𡳞蔓」是多義詞,古早我毋知,我問會著的範圍,無人當做「陽物の毛」。
「𡳞蔓」這個語詞較上捷(tsiap8)咧使用兮是形容「驕傲、愛癀,但是無本事」,例:「he1鄰長是無人欲做才通輪徦伊,無叫伊「鄰長伯仔」煞會共(kang7)罵,毋知咧蔓啥siau5。」 阿嘛毋是講有本事的人著未𡳞蔓,這參「屎桶、屎撥(puah4)」略仔欲kang5,例:「趁過面著毋佮咱tsui1換帖 *兮相交插,誠𡳞蔓。」
台語的「𡳞蔓」咸閩南話的「𡳞蔓」無共意思,雖然怹嘛毋是當做「陽物の毛」。 照周長楫《閩南方言大詞典》,怹的「𡳞蔓」是指無本事:「罵人話。說人軟弱無能;沒本事;孱頭:連囝仔也拍輸伊連小孩也打不贏,真𡳞蔓│𡳞蔓腳數無能之輩。」 台語的「無能」有未少用語通形容,比論「無效、無路用、下痟」,「拍輸lang3 kang5著未赴 *嘍,佫箸hia5𡳞蔓,拄與人摏 *死」。 阿「𡳞蔓政府」是有本事的「𡳞蔓政府」,或者是無能的「𡳞蔓政府」*咧? 這著愛參考講的人,伊頂下句是啥,抑是講話的口氣、場合,才會當分辨。 譬喻:「kan42!𡳞蔓。」咱乾若知影是咧罵人(人,隨前變調,讀lang7),無法度理解按怎才𡳞蔓。
台語有一句「𡳞tshuaN1」,tshuaN1,教育部網路辭典綴林俊育先生寫做「扦」、《廈門音新字典》用「閂」、《台日大辭典》用「𣟴」;前兩字中古漢語「先、刪」兩韻台語無讀「uaN」的字例,「扦」是「𢳍」,「𢳍」的本字是「𢸯」,「扦、𢳍、𢸯」計是宋朝以後的新字,無適合用古音通轉;「𣟴」的似還切「邪」紐「仙」韻,台語會使讀「tshuaN1」,不過「𣟴」是「關門機也」,字義無合,恐驚兮攏是借字。 周長楫寫做[上竹下殘],千安切,竹籤也,周氏講:「今泛指竹、木的針狀小刺兒」,音有合、字義亦倚,爭差無講毋是屬「竹、木」類的「掌甲(tsng2 / tsing2 kah4)tshuaN1」敢會使用這字。 陳冠學有兩種講法,箸《南楚之外》:「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茦,或謂之壯。自關而東
或謂之劌。按,『茦』即臺語ts’a̍k‧『壯』即臺語ts’oaⁿ。『劌』即臺語koeh。」 另外箸《一本最古老的字典之印證與糾正》伊講:「『莊』,可能是芒刺,臺語叫ts’oaⁿ。」 拍算是講「去與tshuaN1 tshuaN1 *著」,漢字可能是寫做「去與莊壯 *著」的款。 過去有一位教我漢文的先兮,伊講「tshuaN1」的本字是「㦰」,子廉切,刺也,銳意也;我認為中古漢語「鹽」韻台語嘛無唸「uaN」的字例,雖然字義較kang5。 毋管按怎,我認為目前寫做「扦」上理想,筆畫少、電腦拍會 *出來、國語咸「千」同音佫好記,取一步方便。
「𡳞扦」是講人細粒籽、無夠分量、與人看無夠重的人,是貶義詞;嘛會使講做「屁that4、屁that4仔」,參今仔咧講的「sut8仔」意思差不多。 以前講「sut8」是「拐、騙、siaN5」的意思,例:「這隻老豬哥一寡錢與貓仔sut8了了」;「囡仔哭未扂,阿毋先揢sut8 *一下」;「講徦會飛天會鑽地,than2毋通去與sut8 *去,股票未上兩萬點啦」。 「sut8」寫做「訹」,這字按先秦徦漢代的古冊都有用例。 「訹仔」是著是正經頭路毋做,以「拐、騙、siaN5」為業,想欲推軟仔的無路用人;是毋是後 *來有衍伸義,變佮「𡳞扦」欲同意思,我毋知。
這段是阮以早的漢文先生講 *兮,我認為有道理,sua3手寫參 *落去:
「𡳞sui1」一般搦準是部位的頭部,毋是,「𡳞sui1」嘛是指全部;「包sui1」著是「包莖」,「莖」是「陰莖」,毋是陰莖的頭部。 共款的概念,「茶䀇sui1」毋是「茶䀇喙」;「茶䀇喙」摃破,是喙口的部位受損,「茶䀇sui1」摃破,可能是規支sui1受損。 茶䀇出sui1未順,大部分是sui1出問題,咸喙的關係較少(所以茶䀇、tiong1仔罐攏會做「蜂siu7」,防止茶心that4咧sui1兮)。
哪會講做「茶䀇sui1」*咧?佮茶䀇耳共款,以形號名。 「sui1」寫做「脧」,一般照《說文》解說,講「朘」是「紅嬰仔的𡳞」,根據是《道德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因為有「赤子」著認為「脧」是「紅嬰仔的𡳞」,阿「號」*咧?箸tsia5會使解說做「嬰仔咧哭」,但並毋是講大人咧哭著毋是「號」;所以「朘」箸tsia5是「嬰仔的𡳞」,但未必講大人的𡳞著未使用「朘」。 咱當做這角的「朘」是「嬰仔的𡳞」好啦,但是詞義會變,比論「腳」按「脛」變「足」;今仔「𡳞鳥、𡳞面」客話是講「朘仔(苗栗、屏東內埔音,tsoi1 e2)、朘面(苗栗、屏東內埔音,tsoi1 mien3)」,這是現實的例。
「朘」《廣韻》是「臧回切」,精灰平合一,台語會使唸「tsui1」,中古漢語「精」紐台語無發「s-」的字例。 朘,《說文》:「从肉夋聲」,《說文》頂頭有「夋聲」兮,通共二十字,照《廣韻》的音切揢分做四組:
A組「焌、皴、䞭、餕」四字
B組「俊、悛、浚、捘、脧、逡、畯、竣、㕙」九字
C組「晙、駿」兩字
D組「梭、狻、酸、陖、鵔」五字
A、B兩組音切的頂字包含中古漢語「精、清」等台語無發「s-」字例的聲紐,攏總十三字,佔65%。 C組「晙」有「子峻、私閏」兩個攏訓「早也」的音切,後者「心」紐,台語會使發「s-」,駿 *字「子峻」切,台語未使發「s-」,但又音「峻(須閏切)」,嘛是「心」紐,台語發「s-」;D組五字,攏是「心」紐,台語計發「s-」;加起來七字,佔35%。 這是《廣韻》的音切。
但準若佫揣《玉篇》、《集韻》,B組九字攏有發「s-」的另讀;換一句話講,《說文》內面「夋聲」的二十字,有十六字台語會使發「s-」佔80%,比例算真懸。 何況台語「超越《切韻》系統」,「夋聲」的字咱讀「s-」講「異」讀著咧酷行阿,絕對毋是訛讀。
「朘」另有「縮」義,台語「龜朘(ku1 sui1)」(嘛會使講「ku1
mooN1」,一般寫做「龜毛」),著是鄙相人做代誌伸 *咧勼 *咧、未アッサリ。
先生的道理,伊講:「朘」做「𡳞、縮」是文同義異;發「ts-、s-」是音轉失讀(「精、清、從、心」鄰紐對轉);讀「sui1、tsoi1、syn1(香港粵語)、[tʃɸy1](廣州話)、ㄐㄩㄢ」是八方音殊;解說做「𡳞、赤子陰」攏無問題,這是庶物易名。 著是有這寡現象毋才這呢複雜,所以研究漢語音韻、字書、訓詁等等的專文敿專冊,才會hah4濟。
sua3 *落來欲寫的是參「𡳞」無直接關係的字,台語「sui1」嘛是「啉酒」的意思,例:「拄有菜配,欲來sui1 *一下無?」、「時機䆀䆀 *仔,haiN3頭仔罔sui1」,這個「sui1」毋是「朘」,愛寫做「嗺」。 嗺,《集韻》蘇回切,促飲也,或从妥,寫做「哸」亦可以。 形容物件鬚鬚(tshiu1)會垂(se5 / ser8 / sue5),台語講「sui1」,寫做「蓑」;例:「布邊愛縫(pang5),無,會蓑(今仔用手縫兮較少 *嘍,計怙機器,縫布邊的機器一般攏講「掃布邊兮」,專業用詞是「オーバー」,車布邊著講「掃オーバー」;「オーバー」的全名號做「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台灣國語講「拷克、拷克車」)」、「穿(tshing7)褲激拖塗,*兩工仔褲骹著蓑 *去」。 鬚鬚兮若是直豎狀,講做「tshang3」,「tshang3毛(管)(驚惶、抑寒的時陣,動物的生理反應;禽鳥張羽)、tshang3鬚」的「tshang3」;鬚鬚兮若是四界烏白tshang3的輻射狀號做「giang3」,「giang3牙、草giang3」的「giang3」。
上尾溜來講一個「藝術話」,「𡳞(鳥)面」是罵人「椎(thui5)椎、未曉好䆀、毋別芳臭」;若嫌歹聽,會使換一個較未hiah4粗喙的代用詞──「褲thiN3 / theN3」(這字箸教育部的網路辭典拍「thinn3」揣無,愛拍「thenn3」才有一個替代字「牚」。這寡先兮敢是講有參考《廈門音新字典》、《臺日大辭典》?毋知是無聽 *過未曉,抑是恍惚失覺察),意思完全相kang5,「thiN3」著是因為「朘作」,揵(king7,拄tiau5 *咧)咧褲 *兮的意思。
2 則留言:
或謂「龜毛」源於佛經,涵義則應該是受日本漢文《三教指歸》的影響而產生的。在雅虎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index?qid=1305082621385),閣下以為然否?
dongxie;
其實不然,意思差傷遠。 準若有人講「驚某大丈夫」的是「驚某著無問題;驚某著安全、著OK啊」,台語這個「大丈夫」源於日語的「大丈夫(ダイジョウブ)」,汝敢欲信? 我講一個較未hiah4離譜 *兮,共款是較早阮先兮教 *我兮,汝罔參考:
「龜朘(ku1 sui1)」著是龜的頭lun1 leh9 lun1 leh9,伸亦毋是,勼亦毋是;台語「朘、蓑」共音,棕蓑毛狀,毛狀、鬚鬚的物件嘛會使講蓑蓑(sui1 sui1),所以「龜朘」著變「龜毛」。 咱口語中有這款例oo5,比如「姑不而將,敢姑不三將 *咧」、「兩千?我咧卵仁啦。」
不過,阮先兮家己講伊是怙蒦 *兮,無證據啦;我參伊tiN3五仁,叫伊綴人流行,tua3 li7(著是「賴」的意思)與「耆老傳說」去坐數(tse7 siau3),哈哈。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