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台語的文、白讀

大部分的漢語方言計有「文、白」讀,台語的「文讀音」是讀書音,有兮講「孔子白」;「白話音」著是話音,咱以前講號做「土話」。

台語的文讀,參別種漢語方言或者域外譯音共款,敿《切韻》系統字書的音系,基本上計有密切的對應關係。主要的原因是「讀書音」攏是用古早的 (包括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不過主要的是唐宋) 標準語做基礎,納入家己音韻體系的特色而形成兮。

有學者講閩南語系的口語咸讀書音的差別誠大,差不多會使當做兩種的方言來看待;這講了真正確,事實上著是安呢。絕大部分的台語是源自古早的閩南語,當然也無法度避免這囉現象。

台語的語詞,準若怙 (koo7) 漢字寫會出 -來的,有的是用話音講:

皮鞋 (phe5 ue5)、解說 (kue2 seh4)、芳花 (phang1 hue1)、正範 (tsiaN3 pan7)

有的用文讀:

精光 (tsing1 kong1)、小寒 (siau2 han5 )、平等 (ping5 ting2)、大方 (tai7 hong1)

有的文、白讀濫咧用:

工會 (kang1 hue7)、相片 (siong3 phiN3)、小生 (sio2 sing1)、面霜 (bin7 song1)

有的讀文讀、話音計攏會當 (tang3),當然,我所講 -的是詞義無改變的話詞。

十全 (tsap8 tsng5 / sip8 tsuan5)、流血 (lau5 huih4 / liu5 hiet4)、紅樓 (ang5 lau5 / hong5 lio5)、節氣 (tsueh4 khui3 / tsiet4 khi3)

有一款較特殊 (su5) 兮,著是同一句話詞,用「文讀」讀,參用「話音」讀,意思著完全無 sang5,譬喻:

大人,tai7 lin5 (稱呼做官兮),tua7 lang5 (成年人)

小人,siau2 lin5 (毋是君子),sio2 lang9 (自我謙稱)

成人,sing5 lin5 (毋是囡仔),tsiaN5 lang5 (有像人款)

老翁,nooN2 oong1 (男性的老大人),lau7 ang1 (結婚真久的翁婿 / ang1 sai3)

重利,tiong7 li7 (注重私利),tang7 lai7 (利息懸 / kuan5)

雨水,u2 sui2 (節氣名),hoo7 tsui2 (天頂落的雨)

流水,liu5 sui2 (流動的水),lau5 tsui (潮水)

合流,hap8 liu5 (無同的思想、行動、學術、習俗等趨於一致的融合) ,kap4 lau5 (水流匯合做夥)

行動,hing5 tong7(行為動作),kiaN5 tang7 (走動)

上天,siong7 thien1 (蒼天),tsiuN7 thiN1 (升天)

傷重,siong1 tiong7 (嚴重),siuN1 tang7 (過重)

先生,sien1 sing1 (敬稱),sing1 siN1 (較早生)

丈夫,tiong7 hu1 (稱謂、翁),ta1 poo1 (男人)

數目,soo3 bok8 (數額),siau3 bak8 (帳目)


等閒,ting2 han5 (一般),tan2 ing5 (等待有時間)

重耳,tiong5 niN2 (晉文公),tang7 hiN7 (重聽,tang7 / tiong7 thiaN1)

千歲,tshien1 sue3 (親王),tshing1 he3 (歲壽一千)

變天,pien3 thien1 (換朝代),piN3 thiN1 (天氣變 bai2) (2011,02,12 清華先補充)

空間,khong1 kan1 (場所、space),khang1 king1 (空的房間)

小解,siau2 kai1 (小便),sio2 kue2 (答神的謝報少)

小可,siau2 khooN2 (自稱謙詞),sio2 khua2 (一屑仔、略仔 / 猶會使)

大字,tai7 tsir7 (請教人的名字),tua7 li7 (較大的字、毛筆字)

大寒,tai7 han5 (節氣名),tua7 kuaN5 (嚴寒)

活動,huat8 tong7 (有目的的行為或團體的行動),uah8 tang7 (活氣、活潑,運動筋骨)

山水,san1 sui2 (風景),suaN1 tsui2 (山頂、山內的水)

目前,bok8 tsien5 (現在),bak8 tsing5 (目珠前)

放下,hong3 ha7 (囥 -落來),pang3 ke7 (囥較下/ke7 -咧,降低)

我所欲講的是:這寡話詞,毋管做佗一種解說,讀漢文古冊的時,一定是用讀書音。

以上回覆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2010,06,01,07:37pm

26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半桶或滿桶的獅ㄝ,
我能把觸讋諫趙太后與這篇文白讀轉貼到我的部落格嗎?
當然我會附上來源和原網址。
讋(這個字高中的時候讀過,是ㄓㄜˊ字庫裡頭有,我會打出原字來)

新鮮料理人 提到...

大氣,tuā khuì(深呼吸),tāi khì(地球外面的氣體)
大漢,tuā hàn(長大,人kuân),tāi hàn(漢朝,粗大的男人)
會合,ē hah8(相符合),huē hap8(鬥陣集合)
鼓吹,kóo tshe(喇叭),kóo tshui(推動)

新鮮料理人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轉貼在此,請指教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_6098.html

台語與佛典 提到...

再請教兩個問題:
1. 你在一文,丈夫是標
ta7-poo1-lang5
在一文則標音
ta1-poo-lang5
應該是後者才對吧?
2. 我只聽過
而沒聽過,
台羅則兩者都有,是隨著地方的口音而不同嗎?

新鮮料理人 提到...

當初,tong tshoo,tng tshue

Unknown 提到...

補充一個:糊塗(我用手機留言)

台灣赫宇 提到...

sandy:

誠久無聯絡 *矣,罕行。

其實前 (tsun2) *年恁阿公著 pat4 摕李新魁先生的冊報我看 (書名我未記 *得矣,汝問伊著知),李教授寫講潮州人「糊塗」的文白二讀的解說有區別。這參台語共款,文讀 (hoo5 too5) 有「頭殼無清楚、未清醒」的意思,話音 (koo5 thoo5) 是「用塗抹、抹塗」。阿我著較嬾屍,無去補正,歹勢啦。

老大人最近好 *無?過 *兩工仔較好天,才來去佮伊拍膋涼。較晝咧,我會先敿伊通電話。

多謝汝的留言,與我確定用手機仔無問題。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獅ㄝ:
有朋友問我,「弘」字,《廣韻》作「胡肱反」。聲母標為「匣」部,「匣」部怎麼發音?
我回答說,「胡、弘」聲母都是「匣」部,今日台語已經讀不出「匣」部,
「胡」台語讀「hoo5」,聲母在「曉」部;與「oo5」,聲母在「魚、虞」部。
我這樣子是不是講錯了?
請你幫我指正。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一、關於「匣」

「弘」,《廣韻》「胡肱切」,一般講「匣紐登韻」,這是因為《廣韻》是中古音系。準若上古音系,一般是用「聲母、韻部」;因此「弘」的上古音是「匣母蒸部」(案,「弘」从弓厶聲,段玉裁《六書音韻表》諧聲聲符「厶、登」同歸第六部。周祖謨《詩經韻字表》「登、蒸、弘」為「蒸」部,王力《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同)

「匣」台語唸「ap8 (文)、ah8 (白)」,《玉匣記》(giok8 ap8 ki3) 阮三伯公讀做「giok8 ah8 ki3」,有人讀「hap8」亦無,我毋知。

中古漢語「匣」紐的字,台語有多種的唸法:上普遍的是 [h-],佮唇音 (例,佛 hut8、婦 hu7、飛 hui1、芳 hong1) 共款,大部分是文讀;可比「寒 [han5]、下 [ha7]、厚 [hio7 / hɔ7]、汗 [han7]」。唸 [k-] 兮一般是話音,如頂例的「寒 [kuã5]、下 [ke7]、厚 [kau7]、汗 [kuã7]」。唸無聲母 *兮,亦是話音,像「胡 (字姓等,如,胡適、柴胡湯)、話、黃、學、活」這寡文讀亦是唸 [h-]。較特殊兮是唸 [kh-],像「苛 [kho1]、潰 [khui7] (案,這字甘為霖讀 [hui3],拍算是文讀的款)」;「肴」唸 [gãu5]」、「艦」唸 [lam7]。

hiah4 liN7 複雜,我咧想主要的原因是語音層次的問題:

1. 中古漢語「匣」紐的字,咱話音讀 [k-],可能上晏箸唐代著有這款現象,上明顯的是日本漢文的音讀,我印象中𪜶中古漢語「匣」紐的字,計發「カ行」的音,比論「匣 (カフ / ガフ)、寒 (カン / ガン )、下 (カ / ゲ)、厚 (コウ / グ)、汗 (カン / ガン)、胡 (コ / ゴ)、話 (クワ / グ)、黃 (クワウ / ワウ)、學 (カク / ガク)、活 (クワツ / グワチ)、苛 (カ / ガ)、潰 (クワイ / ヱ)、肴 (カウ / クウ)、艦 (カン / ガン)」(案,頭前是漢音,後壁是吳音)。

2. 曾運乾氏《喻母分隸牙舌音》證明「喻三歸匣」,林金鈔先生講「《經典釋文》和《原本玉篇》的反切等,匣母和云母 (喻三) 的字在《切韵》前是不分的。在閩南語中,云母的字除讀無聲母的外,讀音和話音還有不少唸 [h-] 的。這可能正是古漢語的遺痕。」

林 *先生講的資料,現時我手頭無,未當提供。不而過周祖謨《萬象名義中之原本玉篇音系》有講「『庽』名義音胡甫反,原本玉篇云:『古文寓字。』寓名義音于甫反,是胡于當同一類」;又佫講「喻母三等自古讀同匣母,名義中尹、越、為等字均以胡字為切是其明證 ……」。《篆隸萬象名義》是中唐末期日本沙門空海據梁代顧野王之《玉篇》所做,亦著是講 (講,讀變調)《切韻》進前、上無箸中唐末期「匣、云」也黏做夥。

「云」紐台語話音唸 [h-] 兮,親像「雨 (hoo7)、園 (hng5 / huiN5)、遠 (hng7 / huiN7)」,文讀是「雨 (u2 / i2)、園 (uan5)、遠 (uan2)」。較趣味是「雨、遠」,話音是陽去,文讀是陰上,濁去變上?這款例 ia2 有。

3. 乾隆的時,著有人用諧聲偏旁來考求古漢語的聲紐 (失禮,人名我恍惚未記 *兮啊)。咱會使進一步怙《說文》的聲符佮《廣韻》的音切對照,著發見「匣」紐的字誠濟自本是發 [k-] 兮,簡單摕幾個仔例: (用諧聲偏旁可能較未 hiah4 精確,像講有兮的是後起字,可比「儞、氧、𣍐」。有兮是會意誤為形聲,譬如「奴,从女从又」,「泥」紐;摕來參「娘」紐的「女」做印證,講古早「泥、娘」相偕,這著較欠說服力。又如「恧,从心而聲」,「娘」紐;摕來參「日」紐的「而」做印證,講古早「娘、日」相諧,這人未有意見;但是佫參「耐」合鬥陣,講「耐、恧、而」是「泥、日、娘」相諧,這著無妥當;因為「耏,从而从彡。耐,或从寸」,雖是「泥」紐,但卻是會意字)

汗 kuaN7,侯旰切,匣紐,从水干聲;干,古寒切,見紐
苛 kho1,胡歌切,匣紐,从艸可聲;歌,古俄切,見紐
潰 khui3,胡對切,匣紐,从水貴聲;貴,居胃切,見紐
俠 kiap4,胡頰切,匣紐,从人夾聲;夾,古洽切,見紐
怙 koo7,侯古切,匣紐,从心古聲;古,公户切,見紐
含 kam5,胡男切,匣紐,从口今聲;今,居吟切,見紐

意思是箸漢朝、卜定 (poh4 tiaN7) 佫較早,有一寡「匣」紐的字是讀 [k-];換一句話講,本來著是屬「見」母。這著像重唇音變輕唇音、舌頭音變舌上音;有人一部分「見」母的走音,了後產生 (抑是走對)「匣」母。準若是「產生」,安呢「匣」著是一桶「潘」,凡若唸了走精,變做 [*ɦ-]、[*ɣ-] 或 [*h-] 兮攏計橐橐做一下 (案,個人認為正齒音嘛有這個可能)。

二、關於「胡」

一般學術上的分類,「胡」無論上古音抑中古音攏屬「匣」,無歸「曉」。台語「曉」紐的字參「匣」共款,絕大部分攏發 [h-] (有一半字仔話音發牙音,像「許 khoo1、呼 khoo1、吸 khip4、薅 khau1」。分辨的辦法是,基本上「匣」紐字唸陰聲調、「曉」紐字唸陽聲調 (當然有例外,比如「曉」母的「脅」唸「hiap8」。若是「蝦」,台語唸 [he5],這是《廣韻》或《集韻》的「胡加切」,「匣」紐;北京話唸ㄒㄧㄚ [ɕia1] 是《集韻》的「虛加切」,「曉」紐;唸ㄏㄚ/ [xa2] 亦據「胡加切」)。

三、關於「魚、虞」

照《廣韻》,「胡,户吳切」是「模」韻。「魚、虞、模」上古音計屬「魚」部,經過歷代的分合,才形成「魚、虞、模」三個韻組:

魚 (平)、語 (上)、御 (去)
虞 (平)、麌 (上)、遇 (去)
模 (平)、姥 (上)、暮 (去)

用台語量約仔的判別方法是:(以下的韻目平賅上去,阿我按較簡單兮先寫)

1.「模」韻,絕大部分咱攏讀「-oo」,比論「蘇、租、醋、狐」,這是常例。小部分勾破抑地方腔讀「-o、-ong」,像「一部 (pho7) 書、都 (to1) 攏是、毋認錯 (tsho3)、摸 (bong1) 心肝、墓 (bong7) 仔埔」。

2.「虞」韻,絕大部分咱攏讀「-u」,比論「朱、輸、武、芙」,這是常例。小部分的字偏漳腔唸「-i」,如「趨、取、愚、虞」。阿嘛有例外,一般是話音,不過無濟,比論「柱 thiau7、蛀 tsiu3、樹 tshiu7、鬚 tshiu」。

3.「魚」韻,上大的特徵是絕大部分偏泉同唸「-ir」、偏漳唸「-i」、偏同廈 (偏同新派、偏廈老派) 唸「-u」的字,比論「書、語、據、鋤、慮」,這是常例。當然有例外,亦無濟。唸「-oo」兮,像「許、疏、初 (文讀)、楚 (話音唸 tsho2,清楚 tshing1 tsho2;有人講會使唸 tshau2,tshau2 pa3 ong5著是楚霸王,罔聽著好)」。阿嘛有話音偏泉同唸「-ue」、偏漳唸「-e」的字,我別 *兮,不過「初 (初一十五)、梳 (梳頭鬃)、鑢 (鋸鑢)」這三字。

四、個人的看法

所以,汝「『胡』台語讀『hoo5』,聲母在『曉』部;與『oo5』,聲母在『魚、虞』部」這句話,講了有重𧸖 (tiang5 taN5),我建議改做:

「胡」台語讀「hoo5」,中古漢語聲母在「匣」紐;與「oo5」,韻母都在「模」韻。上古漢語聲母在「匣」母、韻母在「魚」部。

五、無細膩舊症頭佫揭 *起來,寫徦髝髝長 (lo3 lo3 tng5),ah8 知有表達了有清楚 *無。有疑問抑是有無 sang5 的意見,免客氣,大家互相檢討。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獅ㄝ,
  謝謝!這頓較大「頓 tng3」,我慢慢咧來消 thau2.
你寫「艦」唸 [lam7],會不會是筆誤?
  「艦」應該是唸 [kam3]吧?
  還是你在考我上課有沒有注意聽講?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1. 我寫毋著、字拍毋著攏有,無檢查、巡了落鉤嘛往 (ing2) 會;但是未挑意故安機關。兩個較重要的的所在我先做更正,歹勢。

1A.「潰 [khui7]」應改做「潰 [khui3]」

1B.「苛 kho1,胡歌切,匣紐,从艸可聲;歌,古俄切,見紐」應改做「苛 kho1,胡歌切,匣紐,从艸可聲;可,枯我切,溪紐」

2. 艦,在早計唸「lam7」,我看會著的資料,自清同治年間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頂世紀10年代的《廈門音新字典》、20年代的《增補廈英大辭典》(Supplement to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f Spoken Language of Amoy)、30年代的《台日大辭典》,一直 kau3 徦最近黃晉波先生的《當代泉州音字彙》攏講讀「lam7」,無「kam3」的異讀。

若我所知的範圍,「艦」讀「kam3」早期有記錄的冊是民國58年出版蔡培火的《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嘛是唯一無讀「lam7」兮。

了後台灣的冊佮文獻差不多攏計有「kam3、lam7」兩音,中國的著無。

上特別的是林寶卿先生唸做「ham6 (泉)、ham7 (廈)」(案,拍算有伊的根據,準若是用韻書的音切去推兮,這款讀音,人著較未信服),講「lam6 (泉)、lam7 (廈)」是俗音,無「kam3」。

其他兮:
教育部網路辭典講讀「lam7」,「kam3」是俗音;
林金鈔先生認為「kam3」是話音,「lam7」是讀音;
周長楫先生《閩南方言大詞典》講「lam6 (泉)、lam7 (廈漳)」是俗音,無講「非俗音」怎讀,亦無「kam3」。

「艦」唸「lam7 」嘛毋是咱的專利,粵語亦唸「lam7」,別位 ia2 有 *無,我無清楚。這種「偶合」用「路過某地帶 *來兮」來解說是較省力,但毋知會通 *未? (案,廣東的雷州話、潮州話嘛是唸「lam7」)

3. 講一下仔題外話,趣味趣味:

我箸新竹讀書的時,一位學長的老爸,大概是1941 hit4 kha1 tah8 生兮 (今年應該75歲左右),這位老先兮真厲害。

有一遍咧開講,伊講伊是海軍的「艦艇兵 (伊唸做『鑑定兵』)」,阿「潛水艇」伊講「鑽水 lam7」。

我請教伊兩個問題,第一,「艦」是唸「kam3」抑「lam7」?第二,「艇」是唸「thing2」,照新竹腔「艦艇兵」敢毋是愛講「艦挺兵 (kam42 thing24 ping44)」tsiah4 著?

伊講「艦」咱應該讀「lam7」,但是「連合艦隊、無敵艦隊」伊從伊細漢著聽大人講「聯合 kam3 隊、無敵 kam3 隊」,這可能是受日語「艦隊」講「かんたい」影響的新音。「艇」讀「thing2」是著 *兮,但是亦有人唸「庭 (ting5)」。伊講古早杜甫《南鄰詩》的「野艇恰受兩三人」,後來的人認為「艇」是仄,著 kang5 改做「野航恰受兩三人」,安呢平聲的「航」tsiah4 合詩律,唸起來較順。但是明朝的時著有人講「艇」會使讀平聲,改「航」是烏白來。老先兮佫講《康熙字典》頂頭亦有「艇」會使讀「ting5」的記載 (案,這我查 *過,確實)。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一個佫較要緊的更正:

基本上「匣」紐字唸陰聲調、「曉」紐字唸陽聲調

錯,拄倒反,應改為:

基本上「曉」紐字唸陰聲調、「匣」紐字唸陽聲調

呵呵,歹勢 leN2。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獅ㄝ,字我慢慢改正。
有一點我要先說。
從小到大,我聽到的「軍艦」都是讀「kun1-kam3」,
這和「印鑑 in3-kam3」、「監督 kam3-took」、「太監 thai3-kam3」同音,
雖然我們家鄉人都沒讀過蔡培火的《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
我想也應該不是受到日語「艦隊 かんたい」的影響。
以「監」為聲符的形聲字本來就讀「kam3」呀!?
「艦」讀「lam3」,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我想到一個「濫」字、「檻」字,不過隨著讀音不同,後代的普通話也跟著有不同的「注音」。

Unknown 提到...

版主:
虞韻的-iou只有一個柱字,會不㑹是訓讀音呢?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1. 與汝加無閒兮,以後我會注意,加巡 *一下。

2. 是,從細漢徦 taN1 我聽 *著兮,「擴大、病院、哲學、代表、胃散、情況」計講「khong3 大、病 iN3、thiet7 學、tai3 表、ui3 suaN2、情 khong2」較濟。我毋是叫人的確著愛唸「khok4 大、病 iN7、tiet4 學、tai7 表、ui7 san2、情 hong2」tsiah4 會使。但若是咧探討抑考求台語字音的時,敢毋是所有的異讀攏愛去考慮?

有一年阮漢文先兮蹛院,我去 kau3 位的時,一位師兄 ka7 我講「加真穩定矣,拄隈 (ui3) hue1 (恢) 復室轉出來普通病房」。先兮隨 ka7 糾正,講愛讀「khue5 復室」。雖然毋知當時 hit4 寡師兄的想法是按怎,若我著足欽佩阮先兮。因為伊當然亦知影「khue5」這的音是在場絕大部分的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毋佫伊有伊的原則佮堅持,當然這個「khue1」的音是著 *兮。佫較早進前,看著《漢語史稿》寫現代聲母的來源講北京話「恢」是按中古聲母 [kh-] 變 [x-] 的一種例外音變,我著問阮長輩,這敢是文白異讀,長輩講伊毋知。但是長輩講伊少年 ia2 烏白電視的時,有一齣號做「法網恢恢」的外國影集,阮俺公唸做「法網 khue5 khue5」,阿「恢復」講做「khue5 恢」。因為阮是偏同腔,陰陽平的連讀變調有別,所以這字阮毋是讀「khue1」;其實箸咱 tsia5,嘛有人唸做「khue1」。

2016年10月17日 下晡08:22的回覆,我是咧強調,「艦」唸「kam3」是台語特有的讀法,其他的所在無。阿唸「lam7」*兮,嘛不只台語,閩南語、粵語亦共款。

3. 以「監」為聲符的形聲字除了「監、鑑、濫」以外,「藍、籃、襤」咱子音計攏是發「l -」。阿「艦」台語唸「kam3」,是箸蔡培火出辭典的以前著存在矣,因為我講的 hit4 位同窗的老爸,估計是民國50年左右做兵兮,辭典的初版是民國58年。

台灣赫宇 提到...

sandy:

1. 對不住,今仔我會較斟酌咧。若無,我著箸後壁加一個「等」。定定與汝質疑,我亦無面水,哈。

當咧做比論的時,大部分我較會注神箸事例,未啥思考寫有齊全 *無。像汝提起的「虞」韻,應該也有會使唸「-oo」的字,如「魚脯 (poo2)、落雨 (oo7)、數 (soo3) 字、扶挺 (phoo5 thaN2)、斧頭 (poo2 thau5,偏泉、同)」,這我無寫 *著。

「褸,力主切」嘛是「虞」韻,「來」紐。「襤褸」阮講「lam5 lui7」,亦有人講「lam5 lui2」,佗一個正確我未曉。因為「褸」是上聲,「來」紐是次濁,次濁上聲有時仔會變陽去,有時仔未。像「老,盧晧切」來紐上聲,咱講「lau7」陽去;「禮,盧啟切」來紐上聲,咱講「le2」陰上。論真講,台語「虞」韻 ia2 有唸「-ui」這個特例。

2.「柱」話音「thiau7」非是訓讀亦毋是俗音,同為「虞」韻組的「數」話音是「siau3」;例「算數、數項、phaN3 數 (台灣國語的『呆帳、壞帳』)、數簿」。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獅ㄝ,
 我不是有意抬槓、唱反調,只想把艦字讀音弄個船破石出。
 《一切經音義》卷89:「火艦(下『咸黤反』。《廣雅》云:『艦,舟也。』《埤蒼》云:『艦,板屋船也。』《考聲》云:『火艦,謂戰船也。』《古今正字》:『艦,謂船上下重也。』從舟,監聲也)。」(CBETA, T54, no. 2128, p. 875, c10-11)。
所以,應該是和「監 kam3」同聲。
宋朝之前的後晉,有一位出家人可洪著了一本《可洪音義》,上面寫著:「艦,戶黯反」,則是「ham3」(如上面所附照片)。《廣韻》作「胡黯反」,則是「ham3」。
所以,讀作「lam3」,書證是比較薄弱的,不知赫宇以為如何?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6/10/2.html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免細膩,我回覆如下:

1.「咸黤反、戶黯反」計是「匣」紐,我敢有講「艦」毋是「匣」紐?揣這寡「書證」毋是加無閒?

2. 唉,「監聲」著參「監 kam3」同聲?

阿「濫」嘛「監聲」,共款讀「kam3」?阿「語」,「从言吾聲」哪未讀做「gooN5」?

「艮」台語唸「kun3 / kin3」,換我請教 *汝:

限,从阜艮聲
根,从木艮聲
痕,从疒艮聲
狠,从犬艮聲
恨,从心艮聲
艱,从堇艮聲
銀,从金艮聲

照汝的邏輯,這寡「艮聲」的字愛怎讀?我會使輕輕鬆鬆舉幾十個例,欲信 *無?

3.《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廈門音新字典》、《Supplement to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f Spoken Language of Amoy》、《台日大辭典》、《當代泉州音字彙》、教育部網路辭典、林金鈔教授、周長楫教授 ……,阿毋攏講假 *兮?𪜶這方面的程度攏贏咱數十甚至數百倍,汝咱想會 kau3 *兮,𪜶攏比咱較清楚,未 hiah4 下路 (ke7 loo7) 啦。

4. 我另外PO《Supplement to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f Spoken Language of Amoy》的內頁與汝參考,「艦隊、義勇艦隊、旗艦、美 (國) 艦隊、驅逐艦、巡洋艦、裝甲巡洋艦、護甲巡洋艦、戰鬥艦、無畏艦、無敵艦、炮艦」的「艦」攏讀「lam7」。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獅ㄝ:

  真多謝,我又長了一個姿勢。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獅ㄝ,

 再多嘴請問一句,(請原諒我「tua7-tsit-ko3-henn3-thi7 大舌頭偏多話」),
 「艦」標音「咸黯反」或「戶黯反」,「咸」、「戶」都是「匣紐」,
 聲母應該是「h」,或者直接母音為「a, e, oo」而無前面的聲母。
 古時候「匣紐」會讀「l」的音嗎?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1. 漢字毋是拼音文字,無法度用古冊知影當時的實際音值。著算講明朝末年用羅馬字拼漢字字音的《西儒耳目資》,嘛是有人咧做擬音。所以中古漢語「匣」紐敢的確著是「h-」,siang5 敢【扌段】(tng3) 胸坎?專家學者對「匣」紐的構擬,有兮講 [*ɣ-]、有兮講 [*ɦ-]、有兮講 [*h-]、阿嘛有人講是 [*g-]。

2. 中古漢語「匣」紐台語發無聲母 *兮,不只韻母「-a、-e、-oo」的字,像講「話 (ue7)、活 (uah8)、黃 (ng5)、後 (au7)、紅 (ang5)、完 (uan5)」等,真濟無 kang5 兮阿。

3.「古時候『匣紐』會讀『l』的音嗎」,我乾若會使講有證據大約百五年前的閩南話,「艦、濫」同音,「匣」紐讀「l-」是非常例音變。

我頭一擺的回覆留言著有講 *過「較特殊兮 ……『艦』唸 [lam7]」。

無對應著常例 tsiah4 號做「特殊兮」,這款音變是非常例。

我佫舉一個例,「雞骹爪」台語講「雞骹 liau2 / liauN2 / jiau2 / jiauN2」(所以有人「鳥鼠」寫「爪鼠」嘛會通)。《廣韻》爪,側絞切,中古漢語「莊」紐;「莊」紐發「l-、j-」兮,「爪」是唯一。

解說非常例的音變,上省力的著是用「複聲母」做理由,若像 (laN2 tshiuN7) 箸高本漢的時著有矣。比如原始漢語 (抑是講遠古漢語)「匣」母是發「hl-」,後 *來「h-」遺落,所以著發「l-」,這種方法我個人較無贊成 (我會記兮 pat4 箸汝的 blog 看汝寫講汝認為古早應該有複聲母)。當然,用箸「艦 (lam7)」是未通兮,因為「匣」母只孤一字「艦」發「l-」的音。

另外有一種較中古的理論,號做「詞彙擴散」,大概仔是講語音是突變、詞彙是漸變,可能無 siang5 的音變咧競爭,非常例的音變因此產生。佫有一種較新的理論,認為音變是有規律 *兮,出現例外上可能的原因是箸「類推」。這是較早聽人講 *兮,詳細我嘛無介了解。

關於「詞彙擴散」的理論,人有叫我去讀洪惟仁教授的論文《廈門音與漳州音開合口對調 (flip-flop) 的歷史原因》,網路有。我知影家己的專業素養無夠,讀了會有「挫折感」,毋敢去 bak4,這個問題我外行。無定著汝有興趣,報汝知。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獅ㄝ:
謝謝,了解。
謝謝你不嫌煩瑣、不嫌我「盧」。耐心地對單一問題作這麼多解釋。
關於「複聲母」問題,在「漢語古音學」似乎「主張複聲母成為主流」,除了北京大學的幾位教授之外,似乎沒有人持反對意見。
至於我個人,我是反對「古漢語存在複聲母的主張」。

晃司 提到...

請問「艦」唸 [lam7]等是較特殊兮的讀音,算不算特例

dongxie 提到...

晃司先生:

艦字與同聲符的濫藍籃都是讀lam,這個有跡可循或者有很多例子,不能算特例。如果像「字」是從母,念成ji,絕無僅有,這樣才能說是特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