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條:
taiⁿ1
例,taiⁿ1 = sian3 = sai1 = siau1 = hong1 = kuat4 = phiat4 = piak8
以上都是「以手掌打耳光」的動詞。
因為想起一個【taiⁿ1】的說法,就順便查了一下台日大辭典,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個同義詞。
(2009,06,17 台湾語の広辞苑 - taiⁿ1 )
■ 重注:
● 頂頭的「phiat4」,我的記憶中若毋別 (pat4) 聽人講過;有簡單問過幾位年長的前輩,計攏無印象。
「piak8」有一個六十幾歲的台北人講伊細漢的時,猶有人咧講,但若毋是有人佫提起,伊嘛強強欲未記兮去啊 (bue11 ki11 e11 khi11 a11,哇!五字計講低平調)。
拍算攏是擬音字的衍伸,我了解的範圍,這兩句話詞差不多變做死語囉。
其他的「taiN1、sien3、sai1、siau1、hong1、kuat4」徦 (kah4) taN1 猶有人用,「taiN1、siau1、hong1」較罕咧人講,其他的全算日常用語。一般上 tsiap8 用的是「骲 (pa7)」,王先落鉤去無寫著 (tio3)。
箸台灣,「骲」,有人講「pa1」,講「pa1」的人無講「骲」;講「骲」的所在,無講「pa1」;這點毋知參廈門有仝 (kang5) 無。
● 這幾個語詞,大部分是「手擊」的意思,著是王先講的「以手掌打」—— 除了 taiN1 參 siau1;但無講的確是「以手掌打耳光」,換一句話講,用手拍別位,有的嘛會使用這來做動詞。
「taiN1」是「拍、揲 (tiap8,借字)、修理、tian7 ……」的意思,像「揢 (ka7) 汝 taiN1 落去、汝若毋聽話會 hong5 taiN1」,著未使講是「以手掌打耳光」。
siau1 是摕長長、幼幼無真大箍的物件拍,參「卹、勿 (sut4、but8) 」(案,這兩字根據林金鈔《閩南語探源》竹一,1980) 是同義詞。例,「giah8 siuh4 箠仔 siau1 尻川、摕掃梳笒 (sau3 sue1 giam2,笒,借字,據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siau1 骹後肚 (too2)」,嘛毋是「以手掌打耳光」。
在我所知,hong1 (揈) 以外的 sien3 (搧)、sai1 (揌,借字,據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kuat4 (撅)、pa3 (骲),共款毋是kan1 naN7會使解說做「『以手掌打耳光』的動詞」。比論講:
hiong5 hiong5 隈 (ui3) 手肚仁 ka1 搧落去。
佫講,頭殼 siau5 揌兩下仔與汝 (hoo7 li7) 咧。
這 thong7 牌仔 (尪仔標) 汝敢一擺著撅會開?
囡仔無乖,毋通 (thang1) 骲頭殼,拍了若毋拄好,減采會愈骲愈 tong3 gong7。
● 撅,居月切,見月入合三,中古漢語見紐台語讀 k-,像「規、矩、高、見」;月韻讀 -uat,像「越、發、曰、月」,見非濁母讀陰聲調。「撅」台語講 kuat4 有符合聲韻調的對應規律,無問題。
《集韻》:「撅 …… 一曰擊也」。
音、義計有合,kuat4 用「撅」字比用「抉」字較合適。
這字普通攏計用「抉」,「抉」字台語應該會使讀做 uih4 (有人讀 ueh4),是「挖」的意思,像「抉空、抉目珠」,林金鈔先生有考證過。(林,1980)
參王順隆先生sio1 sang5,《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講「抉」是「用手掌打人的臉」以外,辭典佫講「抉」是「塗抹、粉刷」;真濟人 (包括小川尚義、王育德),計用這字。
其實,kuat4 塗、kuat4 灰、kuat4 粉 …… 的「kuat4」,拍算亦是寫做「撅」會較好。
《說文》:「从手有所把也」,《龍龕手鑑》等:「撥物也。」這寡意思應該比「抉目珠」的「抉」較倚意才著 (tsiah4 tioh8)。
● 台語共款講「kuat4」的動詞,除去用手的「撅」以外,猶有一字用骹 kuat4 的「蹶」字,亦是居月切;意思是用骹去蹳 (phuat4,足跋物),「蹶倒」著是用骹去「kuai7、掃、lap4、蹋 ……」與人跋倒。
箸古冊上,「蹶」有類似的用例,像:《漢書‧揚雄傳第五十上》:「拕蒼豨,跋犀犛,蹶浮麋。」顏師古注:「蹶,蹴也。」蹴,蹋也。
● 順續對建輝先箸台湾語の広辞苑 - taiⁿ1的留言做一屑仔回應,伊講:「阮chia,佫有讲 pau5,pa1。」
1. 毋知「in1 hia5」算廈門、漳州的 to2位,抑是整個閩南地區?
2.「pa1」箸台灣的偏漳腔地區,比如講竹南、後龍 (au7 lang5) 等,亦有人安呢講;據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著用 pa1,寫做「【包攴】」。
3.「pau5」毋別 (m7 pat4) 聽人講過,毋知調號「5」是陽平抑是陰去?《臺日大辭典》有一個 pau7 (陽去),若像亦無人咧用啊的款。
林先若有看著,才麻煩汝鬥補充一下,loo2 lat8。
補充:
這篇發表了後,我照王先講的:「你可以針對此文寫一篇屬於自己的blog/想法,並給作者一個通告」,箸伊的 blog 做留言:
我有一點仔無共款的看法,寫囥箸我的 blog 頂仔,主要的是:
1.taiN1、siau1 毋是「以手掌打耳光」的動詞。參 sien3、hong1 等的意思亦無共款。
2.sien3、sai1、siau1、kuat4 亦無的確是 「以手掌打耳光」的動詞。
……
王先的回覆:
……
每一個動詞的「守備範圍」無一定攏相同,有的較窄,有的較闊,這是真四常的事誌。
就算是同義詞,也有可能各有小寡的nuance,在辭典裡為着簡潔,一般攏沒說明到真清楚。
根據我查台日大辭典的結果,我本意只是講以上所有的詞攏有「以手掌拍擊臉頰」的意思,其他另外的用法我即無說明。
……
王先的回覆,我共款有無仝的意見,因為無涉及伊本文的內容,我著箸這個家己的 blog 簡單補充一下,毋免佫 ka1「通告」。
先仿王先的發文,我亦寫一篇:
poo7 (哺) =thun1 (吞) =lim1 (啉) =tsip4 (【口集】) =kuan3 (灌) = thui1 (推) =mauh4 (mauh4 喙的 mauh4) =suh4 (欶)
以上都是「從嘴巴放東西送到肚子」的動詞。
這毋是爭差的程度大抑細的問題,無仝 (kang5) 著是無仝,重點箸「=」佮「≠」。。
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
佫 kah4按怎講,王先生咧研究母語,嘛算是プロ級的,所講、所寫的,減采會去影響著別人。著毋是一般的網路聊天,這囉物件敢會使怙 (koo7) 準兮?
(2009.06.20補)
4 則留言:
1.您怎不加註:
poo7 (哺) ≠ thun1 (吞) ≠ lim1 (啉) ≠ tsip4 (【口集】) ≠kuan3 (灌) ≠ thui1 (推) ≠ mauh4 (mauh4 喙的 mauh4) ≠ suh4 (欶)
這樣容易懂些。
2.tsip4 (【口集】) = 濕(sip4) 嗎?
J:
1.有影 to1 著,我考慮了無夠。
汝若有發見這囉現象,才煩汝補正咧。
感恩。
2.古早無人咧講 sip4 啦,黃俊雄的「醉彌勒」上頭仔嘛講 tsip4,kau3 尾仔有人唱做「sip4 一下 sip4 一下外好汝敢知」了後,才有人講sip4。算是新的語詞,人愛用、聽有、欲接受著好,免傷計較啦。
昨天給陸伯仔米壽慶生,席間說隆圖仔小時候不愛讀書,常常被他「薅頭殼潲」,陸伯仔的解釋是「打太陽穴上面的頭部」。
廈門音新字典作「敲phah、khà」或「毃chiū-sī phah thâu-khak ê ì-sù」,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用「敲:擊、叩。例:敲鐘」,台日大辭典沒有。「毃」是入聲,「敲」應該是本字,先兮認為怎樣?
桐燮:
1. 陸伯「打太陽穴上面的頭部」的解說是「khau1頭殼潲」,台語「khau1」本底是指「側擊肩胛頭 (不含) 以上的部位」 (周長楫講側擊腹肚亦會使用khau1,這是閩南語,我未曉) ,是「毆打」的動作,比論「牙槽、下頦、鬢邊 ……」等部位攏會使用khau1。《廈門音新字典》講「拍頭殼」,「毃」是借字。我的看法,教育部網路辭典的「敲 (khau1)」並無「毆打」的意思。《閩南方言大詞典》用「摳」,講是「擊;打,多指側面橫擊」。這寡動作,若照汝所說,用「旁敲」的「敲」,OK啦!
2. 敲,《廣韻》口交切,讀「khau1」無問題。《說文》敲,橫擿也;擿,搔也 …… 一曰投也。雖音同義近,是毋是本字,這著較歹講。
3. 個人的了解:
《公羊‧宣六》「趙盾弒君 …… 公怒,以斗摮而弒之」,何休注「摮,猶𢶡也;𢶡謂旁擊頭項」;陸德明《音義》「摮 …… 苦交反」、《集韻》摮,丘交切,台語亦唸「khau1」。若欲講「本字」,可能是「摮」嘛無的確。
張貼留言